试题详情
辨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1
小历和小石同时学习洋务运动的影响,产生不同看法。小历认为洋务运动成功了,而小石却主张洋务运动失败了。
判断:______改正:______
20-21八年级上·安徽滁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体西用】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1)材料一反映了李鸿章的一种什么主张?李鸿章所搞的洋务运动有人认为是成功的,有人认为是失败的,你的观点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立宪之梦】

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时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呢,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2)由材料二可知,甲午战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改革最终失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共和之路】

材料三   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3)依照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哪一年建立了共和体制的“民国”?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取得了怎样的历史功绩?

【思想风暴】

材料四   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先进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4)新文化运动为批判封建文化,主张学习西方文化,提出了哪两大口号?请写出两位新文化运动主将。

【规律揭示】

(5)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在对西方的学习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强,是中国古有的概念。《易·乾象》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但在19世纪60年代,这一概念已被赋予新的意义。奕祈、文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还有众多知名的和不知名的忧国之士都借它来表述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这是一所培养外语翻译人才为主的学校,初设英文馆……总算起来,洋务运动所创办的新式文化事业大约有30个……正是这一批事业(包括从事文化活动的传教士),向中国人传播了声、光、化、电和西方的史地国情,打开了传统文化之外的另一片天地。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晚清维新思想家郑观应批评洋务运动,他引用一位清朝官员的话说,西人立国,“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意思是艰难勉强地跟着走),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自欺欺人)?”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60年代“自强”被赋予的新的意义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洋务运动对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
(3)你同意材料三中的观点吗?请结合相关史实予以说明。
所谓近代化是指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思想文化上的理性化和科学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苏巡抚致总理衙门原函》提到“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而梁启超在其《变法通议》中却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然而资产阶级上层改良运动以下跪的方式祈求改良,最终由于触碰了封建统治阶层的核心利益和统治体制而夭折。

——《浅论近代中国道路选择的曲折性》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辛亥革命一度成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 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先进的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撰文说“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教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摘自臧运祜《20 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鸿章和梁启超的观点有何不同之处?材料一的作者认为“改良运动”夭折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问题二: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的理由。材料中陈独秀所说的“可以教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的“两位先生”是指什么?
问题三: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有何特点?
问题四:阅读上述材料,从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所学只是简要阐述,并形成结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