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69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主题运动学习西方内容

救亡图存
洋务运动器物
戊戌变法1
2
新文化运动思想文化

(1)依据所学知识将材料一的表格补充完整。、

材料二       在山河破碎、国家危亡、是非颠倒、民族蒙耻之际,中华民族淤积已久的爱国激情猛烈地迸发出来。以学生为先锋的民众运动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展开,并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大中城市。据统计,运动波及全国 20 多个省的 100 多个城市, 处于抗争中心的山东、长期遭受日本侵略的东北和上海郊区等地的农民也参加了斗争。除少数亲日派当权者外,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工商业者等几乎所有的城市居民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五四运动的浪潮。

——李东朗《五四运动与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


(2)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依据材料二归纳五四运动的特点。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共工农党员比例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变化原因。

材料四

史实①史实②史实③史实④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炮轰东北军北大营,占领沈阳城。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实行“兵谏”,扣押了蒋介石。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悍然炮轰宛平县城和卢沟桥。中国守军第29军奋起抵抗。

1938年春,日军南北对进,夹击徐州。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血战临沂、滕县、台儿庄等地。

(4)从材料四记述的史实中任选其一(史实①除外),说出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及这一事件对于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
20-21八年级上·陕西西安·期末
知识点:五四运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山河破碎、国家危亡、是非颠倒、民族蒙耻之际,中华民族淤积已久的爱国激情猛烈地迸发出来。以学生为先锋的民众运动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展开,并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大中城市。…除少数亲日派当权者外,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工商业者等几乎所有的城市居民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五四运动的浪潮。

——李东朗《五四运动与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

材料二   

注:数据改编自孙应帅《中国共产党的党员结构变化和发展趋势》

材料三   

史实史实史实史实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炮轰东北军北大营,占领沈阳城。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场虎城实行“兵谏”,扣押了蒋介石。1937年7月7日夜,日军悍然炮轰宛平县和卢沟桥,中国守军第29军奋起抵抗。1938年春,日军南北对进,夹击徐州,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藤县、台儿庄等地。

材料四   







1949年10月1日,北京30万军民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下午3时,军乐队奏响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毛泽东校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广场上冉冉升起,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宜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随后举行了规模清大的阅兵式和群众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
(2)依据材料二概括图中出现工人所占比例下降农民所占比例上升这种变化的原因。
(3)从材料三记述的史实中任选其一(史实①除外),说出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及这事件对于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示例:史实①九一八事变;影响: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4)指出材料四反映的历史场景的名称。这一事件对中华民族而言有何重大意义。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抗争和探索中不断走向觉醒、团结。

材料一

主题运动学习西方内容

救亡图存
洋务运动器物
戊戌变法
新文化运动思想文化

材料二   (公车上书运动)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影响(而五四运动)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不仅其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运动不知多少倍,而且其影响也大得太多了。

——杨奎松《何谓民族主义及我们应该怎样爱国?》

材料三   在山河破碎、国家危亡、是非颠倒、民族蒙耻之际,中华民族淤积已久的爱国激情猛烈地迸发出来。以学生为先锋的民众运动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展开,并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大中城市。据统计,运动波及全国20多个省的100多个城市,处于抗争中心的山东、长期遭受日本侵略的东北和上海郊区等地的农民也参加了斗争。除少数亲日派当权者外,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工商业者等几乎所有的城市居民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五四运动的浪潮。

——李东朗《五四运动与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

材料四   《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歌声,便很快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无论他是哪一个民族的中国人,都会有人唱它。

——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1)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一的表格补充完整。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五四运动超越公车上书运动的主要表现,并概括出五四运动的核心价值。
(3)根据材料四,指出民族团结在抗战时期呈现的新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中华民族觉醒和团结的主要因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