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78
人类历史长河中,杰出人物灿若繁星,熠熠生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开明君主]

材料一查士丁尼一世在总结罗马法律法制方面的贡献毋庸置疑。《查士丁尼法典》的横空出世,是罗马法多年积累后“法典化”成果的最集中体现。



查士丁尼一世

——摘编自《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


(1)材料一中的“法典"是哪个帝国的成就?

材料二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了一大步。

——摘编自统编版教科书《世界历史》

材料三1837年,达尔文将他一些正在萌芽的进化论思想记录在他的第一部笔记本中。此后,在经年累月中发展了这一理论,并以著作的形式发表。尽管他最早的兴奋和激动已经不再,但这种思考改变了科学家们看待自然世界的方式。

——摘编自《文件中的历史)


(2)写出材料二中“科学家”的主要成就(列举--例即可)材料三中“著作"指的是什么?
(3)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自然科学发展与近代社会进步的天系。
[革命导师]

材料四两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们的尊敬,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

——摘编自《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讲话》

材料五1917年,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8-1923年,欧洲一些国家发生了无产阶级革命风暴,出现了20世纪第一次世界社会主义高潮。

——摘编自《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4)写出材料四中“马克思的学说”诞生的标志。依据材料五,分析“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时代伟人]

材料六1980年5月,邓小平指出:“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并提出这种做法不会影响集体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新中国70年》


(5)依据材料六,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小平肯定的是哪项措施?
(6)纵观以上材料,我们能从杰出历史人物身上学到哪些精神?(写出两点即可)
2021·山东烟台·模拟预测
知识点:十月革命的性质和意义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该法典(《罗马民法大全》)……提出了公法和私法的划分:公法是有关罗马帝国政府的法律,私法是有关个人利益的法律。其中私法(民法)最完备,影响最大,人们所说的罗马法往往专指私法……近代欧洲各资产阶级国家的立法,除英国外,大多受到罗马法的深刻影响。19世纪初颁布的《法国民法典》(即《拿破仑法典》),就是以罗马法为基础制定的。

——摘编自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材料三牛顿提出力学三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1687年他的划时代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问世,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为英国工业革命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提供了可能的条件。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晚,工人、士兵、农民的代表聚集在彼得格勒的斯莫尔尼宫,召开………会。出席会议的代表共625名,其中布尔什维克代表390名.……会上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颁布了人民渴望已久的《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摘编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1900-2000)》

材料五60年前,……中国、印度、缅甸共同倡导了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6月28日和29日,中印、中缅分别发表联合声明,确认这五项原则将在相互关系以及各自国家同亚洲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予以适用。这是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创举,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摘编自《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雕塑和建筑中蕴含的精神。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列举一例英国在人类历史近代化方面的贡献。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5)依据材料五,谈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推动国际关系发展所起的作用。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   )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摘编自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莱式上的主旨演讲》

(1)结合所学,在材料一的括号填上合适的会议名称,并指出该会议确定的全党工作的着重点。

材料二: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狠大。“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摘自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

(2)写出材料二中我国农村改革实行的制度。这种制度是哪个省的农民首创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的作用。

材料三:以邓小平南方讲话为先导,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这堪称中国新时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随着邓小平南方讲话,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在地理区域上进一步开放。到2001年12月,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材料四: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摘编自邓小平《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为实现祖国统一提出的创造性构想是什么?列举一例该构想成功实践的史实。

材料五:1988年,邓小平首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他还指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1995年,我国正式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把科学技术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在这一战略的指引下,我国“九五”科技攻关,获得2万多项成果,累计创造综合经济效益4300多亿元。

——摘编自邓小平《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

(5)根据材料五,关于科技与国家发展,你能得到一条什么启示?
人类创造历史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指导人们行动的思想意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世纪中期开始的这场运动催生出众多人文主义思想文化巨匠,其中一位文学巨匠曾说:“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强大的冲击力使欧洲的封建教会、封建制度不能在思想和行为上钳制广大民众,为欧洲迈入“新时期”奠定基础。

——摘编自教师教学用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的文学巨匠是谁?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场运动的历史意义。(写出一点即可)

材料二:“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则一切便都完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节录)

(2)材料二体现了孟德斯鸠提倡的哪一政治模式?近代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哪部法律文献集中体现孟德斯鸠这一政治模式?

材料三:《共产党宣言》自发表以来已经有200多种文字的译本,传遍世界各个国家。这部著作既是世界各国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必读的经典,也是全人类最重要的精神财富。

——摘自人教版初中《世界历史》

(3)材料三中文献的发表标志着哪一重大理论的诞生?在该文献思想的指引下,无产阶级为建立政权最早进行的一次探索实践是什么?

材料四:“正如牛顿因为发现支配宇宙中的物体的定律而统治17世纪的科学那样,达尔文因发现支配人类本身进化的规律而统治了19世纪的科学”。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牛顿在哪些领域有杰出贡献?(写出两点即可)

材料五:英国科学家达尔文1839年开始拟草稿,三年后写成了35页的提纲,五年后写成230页的论文,二十年后发表科学巨著《物种起源》。书中的观点震撼了世界,动摇了禁锢人们思想许多个世纪的神创论。“我能成为一个科学家,最主要的原因是:对科学的爱好;思索问题的无限耐心;在观察和搜集事实上的勤勉;一种创造力和丰富的常识。”

——达尔文

(5)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五中达尔文震撼世界的观点是什么?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科学家身上有哪些宝贵的精神?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