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统一后,官员王绾等建议说:“如今六国刚亡,燕、齐、荆(楚)处于僻远之地,如不分封建国,谁去管理?臣等请陛下分封诸位皇子为王。”

李斯说:“只能建立郡县,而绝对不能封王。至于皇子和众位功臣,国家从赋税中拿出钱财重重给予赏赐就可以了。”

周青臣说:“把诸侯国变成郡县,人人都可安居乐业,避免战争祸患,皇帝的江山可以传之万世。”

淳于越说:“殷、周王国绵延千余年,是因为将王室的子弟和功臣分封为诸侯国作为依靠,若废分封,置郡县,一旦发生大臣篡权之事,将无以自救。”

最终,秦始皇采纳李斯等人的意见。为了加强思想统治,秦始皇下令烧毁六国的史书和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著作,百姓只可以保留秦国的史书和医药、占卜、种树之类的书籍;如有人再谈论儒家诗书,就判处死刑。此后,还有一些儒生和方士批评他的治国政策,被他活埋。

材料二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唐)胡曾


(1)下列结论都是正确的。请你仔细阅读材料一,如果该结论是从材料一中得出的,请在括号中划上“正确”,如果是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中划上“错误”。
①秦朝统一后,国家应该实行郡县制还是分封制,人们持不同意见。(     )
②秦始皇最终决定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
③秦朝建立后,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
④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     )
⑤秦始皇穷奢极欲,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他建造宫殿和陵墓。(     )
(2)材料二中“胡”指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个少数民族?诗人胡曾对修筑“万里城”持肯定还是否定态度?结合所学知识,你对修筑“万里城”是怎样评价的?
16-17七年级上·湖北黄冈·期末
知识点: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焚书坑儒秦北筑长城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某班同学从古籍中找到两段材料,准备作为编演历史短剧的素材。阅读材料,运用所学设计剧情。

不同寻常的廷议(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翻译)

丞相王绾等进言说:“诸侯刚刚被打败,燕国、齐国、楚国地处偏远,不给它们设王,就无法镇抚那里。请封立各位皇子为王,希望皇上恩准。”秦始皇把这个建议下交给群臣商议,群臣都认为应该照丞相说的做。

廷尉李斯发表意见说:“周文王、周武王分封子弟和同姓亲属很多,可是他们的后代逐渐疏远了,互相攻击,就像仇人一样,诸侯之间彼此征战,周天子也无法阻止。现在天下靠您的神灵之威获得统一,都划分成郡县,对于皇子功臣,用公家的赋税重重赏赐,就足以控制他们了。要让天下人没有邪异之心,这才是使天下安宁的好办法啊!设置诸侯王没有好处。”

秦始皇说:“以前,天下人都苦于连年战争无止无休,就是因为有那些诸侯王。我依仗祖宗的神灵,刚刚安定了天下,如果又设立诸侯国,这等于是埋下了战争隐患,想要求得安宁太平,岂不困难吗?廷尉说得对。”于是把天下分为三十六郡。


(1)这段材料可以用来再现秦朝哪一制度实行前的历史情境?说明该制度推行的历史影响。

主父偃之计(据《汉书·主父偃传》翻译)

主父偃向皇上进言说:“……现在诸侯王的子弟有的多达以十计算,只有嫡长子世代继承王位,其余的子弟虽然也是诸侯王的亲生骨肉,却没有尺寸之地的封国,……希望陛下令诸侯王推恩分其土地给所有子弟,使他们都成为侯。他们人人喜得所愿,皇上施了恩德,实际上却分割了诸侯王的封国,诸侯国必然会自己渐渐衰弱下去。”于是皇上采纳了他的谋议。


(2)采纳主父偃之计的皇帝应该是谁请你为他设计一段台词,表达他推行该政策的目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时,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

材料二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求,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

——《史记周本纪》

材料三 台湾学者管东如是说:“在建制解体的过红中,一种新的‘政体细胞’开始在几个大诸侯国生,那就是‘县’制,循此发展,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终至成为行于全国的一种新的政治制度一由皇帝专制的‘郡县制’。”

材料四 汉初,刘邦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大封子弟王,称为“诸侯王”。诸侯王的权力很大,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各级官吏,都由诸侯王自己任命。诸侯王还有一定的军权,有财政权,可在国内征收赋税。

——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历史上称做什么制度?禹死后标志着“公天下”被“家天下”取代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哪一个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根据材料二,说明在周初能够取得“封侯”地位的主要是哪些人?武王通过什么战役打败了商纣?西周实行的是一种什么政治制度?西周实行这种政治制度在当时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3)依据材料三分析指出“一种新的‘政体细胞’”是什么?依据材料推测这种“政治细胞”开始于何时?秦朝统一后创新发展推行什么制度?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刘邦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大封子弟王,结果如何?为此,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5)依据上述材料谈该你对我国制度发展演变,得出了什么重要启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