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8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经济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不论成功与失败,对今后的发展都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表所示

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司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1963年10.8%11.6%2.7%71.2%5.9%
1956年32.2%53.4%7.3%7.1%0

材料二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人教版八下历史教材

材料三“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实现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快,这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

——1958年6月21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四如下图所示


材料五“一带一路”的根本属性是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从历史上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过去的交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共融共生的关系。如今,“一带一路”65个国家,人口是44亿,占全世界人口的63%。中国虽然是“一带一路”的倡议国、主导者,但不会以老大自居,而是有事好商量,发展共建,利益共享。让“一带一路”上的国家真正得到好处、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才是中国发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初衷。

——中国网


(1)材料一中引起我国各种经济成分比例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为改变这一状况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最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在总路线的指导下我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挫折,具体指什么事件?
(4)根据材料四,图中哪一个字母代表了经济特区深圳?与设立经济特区有关的政策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5)根据材料五,说出中国在“一带一路”中的地位是什么?
(6)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你有什么建议。
20-21八年级下·广东珠海·期中
知识点: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特区的建立一带一路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经济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不论成功与失败,对今后的发展都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材料一: 如下表所示

成分
比例
年份
国营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
1952年19.1%1.5%0.7%71.8%6.9%
1956年32.2%53.4%7.3%7. %0.1

(1)材料一表明到1956年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出现了怎样的转变?中引起我国各种经济成分比例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人教版八下历史教材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为改变这一状况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影响?

材料三:“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实现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快,这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

                                        ——1958年6月21日《人民日报》社论

(3)根据材料三,在总路线的指导下我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挫折,具体指什么事件?你认为导致这一失误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习近平主席2013年11月2日讲话:中国人民正在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主席2013年11月2日讲话:……要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发展任重道远。解决发展问题、改善民生仍是我们的第一要务。……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回答题中两个100年各指的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和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摘自部编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材料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使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为我国社会生产力开辟了迅速发展的道路。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已经建立起来。同时,农业基本建设和运输建设都取得很大成就,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摘自1959年4月14日《人民日报》

材料三: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材料四: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

——邓小平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什么样的经济情况?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家制定实施了什么重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成就。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当时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产生了什么严重后果。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