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75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与民族关系发展。

材料一:



(1)图1、图2、图3反映了中国古代王朝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按其设置时间先后排序依据材料一及所学,概述中国古代中央和地方权力演变的规律。

材料二:中国古代科举制兴衰示意图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请写出①所示朝代名称。结合自身理解,谈谈科举制的历史作用。

材料三:宋朝初,宋太祖吸取了唐朝中期以来的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的历史教训,选用文官到地方任知府、知州等职,代替节度使管理地方政事,用以压制武将的权力。同时,文官可以担任统兵的将帅,武将却往往只是副帅,受文官的监督和管束,因此,宋代文官的地位和待遇都高于武将。

——摘编自岳麓版书社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3)材料三中,“唐朝中期以来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的历史教训”主要是指什么?为此,宋太祖采取了什么政策?

材料四: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653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封号
17世纪后期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蒙古族准噶尔叛乱势力
1713康熙帝册封西藏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1727设置 ,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18世纪中期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 管辖新疆地区

(4)将材料四补充完整。根据材料四,归纳清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它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0-21七年级下·北京房山·期末
知识点: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北宋的建立与统治西藏与新疆的治理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朝初,宋太祖吸取了唐朝中期以来的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的历史教训,选用文官到地方任知府,知州等职,代替节度使管理地方政事,用以压制武将的权力。同时,文官可以担任统兵的将帅,武将却往往只是副帅,受文官的监督和管束,因此,宋代文官的地位和待遇都高于武将。

—摘编自岳麓版书社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材料二 元朝疆域辽阔,行省避免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材料三 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653年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封号
17世纪后期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蒙古族准噶尔叛乱势力
1713年康熙帝册封西藏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18世纪中期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唐朝中期以来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的历史教训”主要是指什么历史事件?为此,宋太祖采取了什么政策?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元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指出与元朝相比,宋朝的地方治理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三,归纳清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特点。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