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1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旧中国的土地情况大体是这样的: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贫农、雇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占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材料二:1958年5月,广大农民根据党和毛主席的要求开始了小社并大社工作。到10月底,全国74万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组成2.6万多个人民公社,参加公社的农户有1.2亿户,占全国总农户的99%以上。

材料三:1978-2017年我国农业生产总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表。

年份农业生产总值(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1397133.6
1990年7662.1686.3
2000年24915.82253.4
2017年109331.713432.4

(1)材料一中的这种状况是哪一落后的土地制度造成的?新中国成立后,什么历史事件的完成彻底解决了材料中的这种状况?
(2)材料二中涉及的是哪一运动?它和“大跃进”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表格中数据的变化与推行哪一农业政策有关?该政策首先在哪个省开始实行?
(4)不同时期农业政策的制定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
20-21八年级下·吉林延边·期中
知识点: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改革是推动国家进步、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农民呼声】

材料一: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就一般情况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有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1947年10月10日)


(1)材料一反映出此时农村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哪一民生问题?党和政府为解决该问题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翻身作主】

材料二:

      


                  图一四川金堂县贫农分到了土地                                          图二农民分到了劳动工具

(2)材料二中农民获得“土地”和“劳动工具”的依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史事有何历史意义?
【时代凯歌】

材料三:

   


【与时俱进】

材料四: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

1 397

133.6

1990年

7 662.1

686.3

2000年

24 915.8

2 282.1

2017年

109 331.7

13 432.4

2021年

147 013.4

18 930.9

(3)材料三、材料四所述历史事件与在农村实施的哪一制度相关?该制度有何作用?
(4)改革是人类历史的鲜明主题,每一次改革都引人深思。在世界古代史上,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这时的主政者是谁?请你结合上述四则材料,谈谈你有何启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