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7世纪初,日本还是个奴隶制国家,部民制度衰落,整个统治阶级已经摇摇欲坠。日本留学生对于唐朝的律令制度深为赞赏。回国后,积极倡导以“法制完备”的唐朝为典范,实行政治改革。

材料二:19世纪中期,由于农奴制的阻碍,大量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必需劳动力由此缺乏来源,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也因此大大落后于西欧国家。

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美国遭遇空前的经济危机,广大人民群众强烈要求变革。1933年起,美国推行新政以复苏经济。从1935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国民生产总值从1933年的742亿美元又增至1939年的2049亿美元。


(1)材料一中涉及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次改革?
(2)材料二中俄国的困境是通过哪次改革改变的?当时在位的沙皇是谁?
(3)材料三中的“新政”是谁带领美国实施的?“新政”中为促进就业而推行什么?
(4)通过则材料,你有什么感悟?
2021·吉林·模拟预测
知识点:古代日本俄国农奴制改革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改革是历史永恒的主题。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之路】

材料一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实行的农奴制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改革使俄国旧有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动,贵族虽然保持了他们在封时代的大部分物质利益和政治上的统治地位,但他们的等级特权开始受到法律的限制,他们对社会生活的垄断也发生动摇。工业资产阶级加快成长,到19世纪70年代末,俄国已有工业企业将近28000家。


【改革转型】

材料二   十九世纪中后期,日本在遭遇巨大的生存危机时,将此危机作为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天皇”进行了明治维新。从此,日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变革创新】

材料三   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遭遇空前的经济危机,广大人民群众强烈要求变革。1933年起,美国推行新政以复苏经济。从1935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国民生产总值从1933年的742亿美元又增至1939年的2049亿美元。


【变革探索】

材料四   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摘自《复兴之路》


【感悟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给俄国带来的变化。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日本明治维新在政治、社会生活方面的改革措施。
(3)材料三中的“新政”是谁带领美国实施的?“新政”中为促进就业实施了什么措施?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指的是什么?它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5)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哪些感悟?
改革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立军功的人,各按功劳大小受爵赏;私斗的人,各按犯罪轻重受刑罚。制定秦爵,分十二级,第一至第八为民爵,第九以上为官爵,农民立功得爵,受各种优待,有机会成为中小地主。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一次改革的主要内容?这次改革有什么影响?

材料二   它试图以中国唐朝为模式,将日本改变成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按照中国的模式,全国划分成若干国和郡,分别由国司和郡司治理;国司和郡司皆由天皇及其国家议会任命。此外,以天皇的名义将全部土地收归国有,分配给农户。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日本历史上的什么事件?这一事件使日本发生了什么变化?唐朝时期,日本派往中国学习中国文化制度的人在当时被称为什么?

材料三   他推行改革,既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又使农奴制进一步强化。

——据教育部审定《世界历史》整理


(3)材料三中的“他”指的是谁?“他”的改革对俄国有什么积极影响?后来促使俄国农奴获得解放,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是什么?

材料四   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国民经济陷入绝境。……从1933年罗斯福上台开始,美国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全国工业复兴署、联邦紧急救济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使经济在1933年夏和1934年春开始小幅度回升,1936年和1937年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1939年国民经济形势得到完全扭转。

——据教育部审定《世界历史》整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最大特点及其效果。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