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1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学东渐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思想和文化教育。自19世纪60年代起,为了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的需要,洋务派相继创办了一批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艺的新式学堂,至甲午战前,全国各地共创办新式学堂三十余所,主要分为“西文”“西亦”两种类型,前者专门培养精通外国语言文字的外交人才和翻译人才,后者专门培养技术(包括军事技术)人才。

——摘自《中国近代·危机与改革》

材料二   湖南时务学堂创办于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利瓦伊格分别担任中、西总教习,在办学宗旨方面,时务学堂以保国、御侮、创新相号召,提倡新学,鼓吹维新,致力于培养学通中西的新型人才。

——摘自《中国近代史·危机与变革》

材料三   由于国家得不到急需的军事、外交、科技等人才。洋务派大臣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普遍兴办学校。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堂的新式教育体系,并于1905年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新式教育出现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新式教育出现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湖南时务学堂创办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再举一例在此期间创办的学校?
(3)综上所述,分析影响教育制度变化的因素?
2021·河南郑州·模拟预测
知识点:洋务运动的内容戊戌变法的经过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办洋务的过程中,洋务派举办新式教育事业,洋务派首先感到的是急需翻译人才,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招收满族学生入馆学习,除学习外文外,还学习汉文。以后又陆续设立了一批以学习外国语言文字为主的学校。为了适应近代化工业的需要,洋务派举办了以学习外国科学技术为主的各类学堂。洋务派还开办了以建设新式海陆军服务的各类军事学校。

                                                                             ——摘编自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1872年清政府选派的第一批30名留美幼童从上海登船放洋。由于风气未开,广大北方地区没有一人入选,学生都来自东南沿海的省份,特别是广东南海、新会一带。…他们在国外刻苦求学、勤勉自励,大多学有所成。归国后,在教育、外交、工会、军事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林文《洋务运动时期留学教育评析》

材料三: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是一种培养官僚士绅的制度。……洋务运动兴起后,清政府创办了新式学堂,以培养近代实用人才,这是近代中国教育改革之始。新式学堂除开设外语、中文外,把近代西学中的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工艺制造、军事技术方面的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科学技术在课程中成为重要内容,洋务教育逐渐迈向近代化。……甲午战争后,维新派开设的新学堂把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在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和政治制度方面。

——摘编自方建春《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特点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归纳洋务派举办新式学校的特点,并指出其直接目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一批留美学生来源的区域特点,并说明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近代中国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方面出现的变化。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