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51
科技发展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大国崛起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时期中国的哪一项发明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

材料二   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他们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瓜分世界。为了夺取更多的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欧洲列强展开激烈争夺……德国与英法等国的冲突不断加剧。

一摘自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是哪个国家?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这个国家发动了哪场战争?

材料三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利器之器。

一李鸿章


(3)据材料三中李鸿章的主张是什么?列举其主张付诸实践的一例具体举措。

材料四   当今世界各国的生产活动联系密切,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连成一体,贸易国际化的程度空前扩展,世界贸易的增长率高于世界生产的增长率。2003年从出口角度计算的世界贸易总额(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达9.5万亿美元,相当于1980年的3.9倍。

一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师教学用书》


(4)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为了顺应这一经济趋势,我国于2001年加入了哪一国际组织?
2021·江苏宿迁·三模
知识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洋务运动的内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与时俱进。19世纪中后期,中国、俄国和日本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各国纷纷改革以应对挑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西方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1)材料中李鸿章的核心主张是什么?为实现“自强”,洋务派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请举出两个具体事例。

材料二:1898年6月16日光绪皇帝与康有为对话节选(下边材料)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变法”主张?与材料一相比,该主张是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

材料三:1861—1900年,俄国的工业总产值增长了6倍。铁路长度从1861年的1500公里增至1900年的5.2万公里。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俄国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因此,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了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4)材料四中,日本的“社会”变革始于哪一年?力图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材料五: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的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5)阅读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了永远纠正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罗斯福采取的措施是什么?简要说明其作用。

材料六:



(6)阅读材料六,请将图1中A处空白补充完整。图2邓小平南方讲话的意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用一句话简要评价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的地位。
19世纪中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凭借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大门,中国由此步入近代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法等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西方列强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部编版《中国历史》

材料二: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材料四: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1)据材料一,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鸦片战争的结果如何?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怎样的变化?
(2)写出材料二中条约的名称。该条约中哪一项内容表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3)材料三中李鸿章的言论代表了清政府内部洋务派的主张,开展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事件的背景,并写出该运动的另一个代表人物。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