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79
城市的出现和发展,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宋代描写城市商业的诗句汇新。

“晨朝百贩罗庭堂,望门逆鼻闻椒装。”

——[宋]是补之《赠送澧州监酒税刘铨殿直》

“昨夜三更穿市过,只闻米贱油柴贵。”

——[宋]释印肃《颂十玄谈》

“车如流水马如龙,花市相逢咽不通。”

——[宋]司马光《次韵和复古春日五绝句》

“应都火米不论钱,丝管相随看委市。”

——[宋]范成大《离堆行》

材料二:下面是19世纪早期英国城市化与其动力机制的关系


材料三:依据深圳市改平开放以来常用的历史阶段的划分,可以将深圳当代的历史阶段划分为以下四个历史时期:

第一阶段是1980年1985年,是初创奠基的局部推进阶段;

第二阶段是1986年1991牛,是引进和经济转型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是1992年到2002年是增创新优势发展阶段;

第四阶段是2003牛至今,是深化改革开放和全面发展的阶段。

——摘编自《深圳改革纵览》


(1)根据材料一,分析宋代城市商业发展的概况。(不得照抄原文)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最早使用于北宋商业贸易中的纸币名称。
(2)根据材料二,分析农业对英国城市化的影响。根据材料二,写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当时改进的交通工具。
(3)根据材料三,总结深圳市经济改革的成功经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我国对外开放第一步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92年中共十四大会议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自标是什么?
2021·广西北海·二模
知识点:宋代商业经济特区的建立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新发明与新能源城市化和维多利亚时代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隋、唐、宋三个王朝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1)材料一反映了隋朝经济的富庶。其与哪位皇帝有关?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隋朝经济繁荣的必要前提。

材料二:(经过唐太宗一段治理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千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贵粮取给于道路焉。


(2)材料二中所描述的盛世局面被成为什么?唐朝繁荣的经济文化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请举出一例进行来证明。
(3)唐朝经济的繁荣和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相关,请列举两例新的生产工具。

材料三:北宋商业繁荣,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增加到46处,成都,建康,杭州都是著名的商业大都市。大城市的繁华打破了坊和市的界限,还出现了夜市,到五更之后早市又开张营业。交子代替铁钱在市场上流通,以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4)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立了什么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材料四: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行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5)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这一变化在什么时候最终完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东汉末年到东晋初期;唐朝中叶到五代时期;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北方人民多次进行大规模的南迁,在给南方带来人口压力的同时,也为南方经济的开发和进步创造了条件和机遇。到北宋时期,南方经济已经显出超过北方的强劲势头,而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已成为定局。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下表是根据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制成的西汉至北宋南北方人口的变迁表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材料三:宋代江南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是非常显著的,江南水田耕作工具已配套,是唐代所不及的。如起秧有秧马……两宋作为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期,也正好是复种技术(双季稻和稻麦兼作)比较成熟的发展阶段。

——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

材料四:


材料五:两宋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代表儒学正统、中心地位和反映学术文化时代发展方向的众多学派也分布在江南,使得两宋成为中国文化、学术史上的繁荣时期。南方学校教育兴旺发达,人口的综合素质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1)材料一认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大体经历了几个阶段?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哪个时期?
(2)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分析宋代农业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两点)
(4)根据材料四写出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个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5)根据材料五回答,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是什么?
隋、唐、宋三个王朝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材料二   (经过唐太宗一段治理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千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贵粮取给于道路焉。

材料三   北宋商业繁荣,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增加到46处,成都,建康,杭州都是著名的商业大都市。大城市的繁华打破了坊和市的界限,还出现了夜市,到五更之后早市又开张营业。交子代替铁钱在市场上流通,以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

——《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材料四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行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故有谚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1)材料一反映了隋朝经济的富庶。其与哪位皇帝有关?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隋朝经济繁荣的必要前提。(任答两点)
(2)材料二中所描述的盛世局面被称为什么?唐朝繁荣的经济文化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请举出一例进行来证明。
(3)唐朝经济的繁荣和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相关,请列举两例新的生产工具。
(4)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任答两点)
(5)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这一变化在什么时候最终完成?简述出现这一重大变化的原因(任答两点)
(6)唐宋元时期,我国的对外贸易以及经济非常繁荣,这对我们今天国家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