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67
人口见证时代变迁

材料一   南北朝时期北方移民的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北方某些先进的手工业技术的传入,由于移民南迁引起的麦粟等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皆有利于农业手工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数量的增加。移民及时补充了江淮地区和江南等地区在南宋初期大量下降的人口,使上述地区能够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而不致因缺少人口陷于停滞或后退。

——摘编自吴松弟《北方移民与南宋社会变迁》


(1)依据材料一,概括移民对于南宋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①秦始皇在位时,为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地方势力,强行迁徙天下豪富十二万户到咸阳。

②西晋八王之乱历时十几年,中原数十万人逃往南方,形成人口迁徙高潮。

③明太祖在位时,在长城一线设置了9个边镇,设立卫所、移民屯边。

④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口1000多万,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口5700多万。


(2)用材料二的史实说明以下观点。(填序号,每空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A.战争是导致人口数量急剧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_______
B.统治者通过强制移民来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________
C.政局动荡导致人口迁移,改变人口的空间分布:_______

材料三   1801-1911年英格兰和威尔士城市和乡村人口估计


——数据来源:王红印《14-19世纪中英人口数据梳理分析》


(3)依据材料三,说出英国人口结构变化的趋势。指出促成这一趋势的背景。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七次人口普查

时间特点
1953年新中国第一次采用全面科学的方法开展人口普查;采用登记常住人口的办法,由户主到登记站登记
1964年首次将“文化程度”“职业”等加入普查项目,为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和长远规划提供了可靠依据
1982年首次对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是中国现代人口普查工作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
1990年调查项目增多,拓展到21项,汇总资料丰富,为制定人口政策和人口规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确定人口社会问题提供了翔实数据   
2010年国务院于2010年5月12日颁布《全国人口普查条例》;首次将居住在中国境内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纳入普查范围
2020年首次采用电子化采集数据方式开展人口普查登记;普查项目增加居民身份证号码;增加普查对象通过互联网自主填报方式

(4)依据材料四,指出人口普查工作的变化。
2021·北京石景山·一模
知识点:西晋的兴亡经济重心南移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人口见证时代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北朝时期北方移民的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北方某些先进的手工业技术的传入,由于移民南迁引起的麦粟等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皆有利于农业手工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数量的增加。移民及时补充了江淮地区和江南等地区在南宋初期大量下降的人口,使上述地区能够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而不致因缺少人口陷于停滞或后退。

——摘编自吴松弟《北方移民与南宋社会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次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分析人口迁移对于南宋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序号人物事迹
方举赞广东香山人。最初在上海与广东之间贩运杂货。1866年在上海投资创办发昌机器厂,是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之一。后该厂以制造小火轮为主,是当时上海私人资本机器工业中规模最大的一家。
蔡元培浙江绍兴人。25岁中进士,后接触西学。1901年以后主要在上海从事教育事业,并辗转各地宣传革命思想。1904年,蔡元培在上海创办革命团体光复会,一年后并入同盟会,成为同盟会上海分会负责人。
荣宗敬、荣德生兄弟江苏无锡人。早年在上海钱庄当学徒,后投资实业。1912年在上海创办福新面粉公司,1915年在上海创办申新纺织公司,成为中国近代著名的面粉大王,纺织大王。
陈独秀安徽怀宁人。青年时期赴日本求学,后参加反专制的革命活动,在安徽、上海之间奔走。1915年,面对袁世凯复辟逆流,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掀起新文化运动。
李汉俊湖北潜江人。1918年留学归来后在上海从事写作、翻译工作,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1921年,参与组织筹划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作为上海地区代表参加。
邹韬奋出生于福建。24岁于上海求学,31岁担任《生活周刊》编辑。他以“社会改造”为宗旨,大力革新。抗战期间,《生活周刊》高举“抗日救国”的旗帜,成为宣传团结抗战、谴责投降卖国的舆论阵地。
(2)选择任意两则材料,提炼一个观点,说明人口流动与上海发展的关系。(要求:示例除外)
【示例】选择:②和⑤观点:人口流动促使上海成为近代革命运动的发源地之一。
说明:蔡元培在上海建立光复会,推动反对清政府的斗争;李汉俊在上海筹划和参加共产党一大,促成了中国革命面貌的改变

材料三   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流动的主要流向



(3)依据材料四的地图,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结合所学,分析产生这一流动方向的主要原因。
人口迁移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常见的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静悄悄的迁徙和逃亡是农奴摆脱奴役、追求自由的重要内容之一。农奴逃亡地之一新垦区,进入11世纪以后,无论是低地国家、英格兰,都无一例外的开始了拓殖运动。农奴逃亡地之二——新兴城镇,在11——13世纪的这数百年间,数百个城镇在12和13世纪涌现出来。农村人口的大量减少对封建庄园经济造成了冲击。

——摘编自仇亚洲《中世纪英格兰的基层领主权(11-13世纪)》

材料二:16——19世纪迁入美洲的人口数量及路线示意图。


材料三:工业革命以前,①圈地运动和农业技术革命造成农村刺余大量劳动力,对人口流向起着推动作用,1801-1841年间,英国城市人口增长了一倍多。②工业革命带来产业结构巨变,工矿企业生产和服务业规模扩大急需劳动力,对农村人口的流动形成一股拉力。③政府通过《济贫法》《定居法》等法律放松人口流动限制,为人口流动提供了条件。④水陆交通的改善,特别是铁路运输的发展有利于人口的快速流动。但是伴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拥挤问题严重,环境卫生问题严峻,传染病问题频发。

——摘编自马丽敏《19世纪英国城市化与人口迁移》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世纪英国农奴迁徙和逃亡的目的。并概括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16——19世纪中期美洲移民的主要人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B点所代表的人口流动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补充完成下列19世纪上半期英国人口迁徙分析一览表。(表格填写要求:表格中A.B两处填写相应文字,C.D两处填写相应的数字序号。)
项目具体内容
人口流动方向A.____
条件社会经济条件①圈地运动和农业技术革命推动
C.____(写数字序号即可)
B.____条件④水陆交通的改善
法制条件D.____(写数字序号即可)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历史人口迁移的认识。
人口的迁移见证了社会的变迁。阅读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中国古代不同朝代南北方人口比例饼状图

图一:A朝南北方人口比例图二:B朝南北方人口比例图三:C朝南北方人口比例

材料二:从10世纪起,西欧那些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他们一般是从周围农村的农民转变而来的。很多人进入城市以前还是农奴,一旦进入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了市民的身份,从此享有自由,领主无权强迫他们重新变成农奴,随着更多的城市取得自由,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成了自由人,而且,城市工商业还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因此,越来越多的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摘编自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在欧洲殖民者抵达美洲之后,中美洲阿兹特克和玛雅文明区的印第安人口从2500万锐减到150万,印加文明区的印第安人口从900万锐减到60万。⋯⋯非洲人到哪里去了呢?他们被捉去当奴隶,或者在奴隶捕捉者到来时逃走了。那些侥幸逃走的人们,不得不游居到深山云雾老林。

——《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

材料四:1750年英国城镇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1%,1851年增加到52%,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同时,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1851年,英国已有580多座城镇,十万人以上的城市已有7个,移民人数约1790万人。这时期推动城市增长的因素有很多,如大型纺织和钢铁工业,海外贸易和服务业的急速扩张,铁路的延伸等,制造业城镇、港口城镇和休闲城镇层出不穷。英国的近代城市化并无先例可循,此时的英国又处在自由主义时期,城市化发展产生了区域的非均衡性、城市基础设施不足和组织混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摘编自彼得·克拉克《欧洲城镇史》

材料五: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助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青岛市于2022年5月发布实施新时代“人才强青”计划。明确规定:进一步降低人才落户条件,放宽学历人才、技术技能人才落户年龄限制,取消国内外专科以上高校在校生来青落户限制,进一步放宽技能人才来青落户缴纳社会保险时限要求……

——摘编自青岛政务网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分别是隋朝、唐朝和南宋三朝的南北人口比例图,但是顺序被打乱了。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其中哪一幅图是南宋时期南北人口比例图?整理好顺序后,三幅图的人口分布情况变化可以佐证我国自隋朝到南宋,经济重心区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有哪些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0世纪以来西欧人口移动的主要方向及其影响。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哪一事件揭开“欧洲殖民者抵达美洲”的序幕?材料中非洲人的遭遇与哪一贸易有关?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英国城市化的原因。材料中“大型纺织和钢铁工业”“铁路的延伸”与哪些机器的发明有关?
(5)根据材料五谈一谈,为什么要实施新时代“人才强青”计划?又是如何落实这一计划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