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29
某校九年级二班同学以“民族主义与全球化”为主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民族主义发展】

材料一:民族主义发展历程表

阶段时间主要涉及地区主要表现
第一阶段
形成
16世纪-19世纪中叶由欧洲到北美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融为一体
第二阶段
发展和扩散
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逐渐波及世界民族国家的涌现;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第三阶段
在全球的确立
20世纪中叶-20世纪90年代亚、非、拉地区和欧洲亚、非、拉民主运动和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第四阶段
陷入困境和新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民族主义受到冲击;地区间民族矛盾突出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

材料二:


【经济民族主义】

材料三:众所周知,“经济民族主义”在20世纪30代给欧洲和美国乃至世界带来深重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40年代,痛定思痛,根本克服“经济民族主义”的国际制度被设计出来。二战后,美国“经济民族主义”为“经济自由主义”取代,“经济民族主义”逐渐没落……20世70年代以来……美国的贸易政策则发生了逆转,主张加强政府对外贸活动的干预,实行“公平与合理贸易”政策,以保昔日的竞争优势。这样一种以非关税措施为政策工具的贸易保护主义也被称为“新经济民族主义”。

——庞中英《积极应对全球“经济民族主义”的挑战》

【合作互利共赢】

材料四:无论前途是晴是雨,携手合作、互利共赢是唯一正确选择。第一,坚持开放合作,坚定维护自由贸易和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制。第二,坚持伙伴精神,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努力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平衡、可持续、包容增长。第三,坚持创新引领,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挖掘经济增长动力。第四,坚持普惠共赢,促进全球包容发展。

——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并讲话


(1)对材料一中第一阶段的主要表现用美国独立战争性质加以说明?请写出一例一战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名称?20世纪中叶“涌现的民族国家”面临怎样的共同任务?
(2)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的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压榨、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指什么?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原因?指出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与第一次合作在目的上的不同?
(4)写出一个20世纪40年代为克服“经济民族主义”而建立的国际组织名称。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美国兴起“新经济民族主义”的原因。
(5)习主席提出的“四个坚持”对全球化发展有何意义?综合上述材料,基于民族主义应如何理性爱国?
20-21九年级下·全国·课时练习
知识点:联合国与世界和平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全球化使人类命运紧紧地联系在起。牵一发动全身,面对危急时刻应该坚定信念大胆创新,实现全球联动。九年级某班同学以“全球化”为题展开探究,请你参与。
【初建联系】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图片所示,指出“新世界”是何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运动过程中欧洲的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这种变化对新世界有何影响?

材料二1932年的工业生产与1929年相比,美国下降了46%,德国下降了47%。国际贸易总价值减少65%以上。为摆脱危机,各国“各自求生”,采取“以邻为壑”的措施与政策。1931年11月英国颁布《紧急进口税条例》,对进口货物征税50%,美国国会也于1930年通过了历史上最高税率的关税法《霍利—斯穆特关税法》,实际平均税率达53.20。国际贸易体系在督区域贸易集团和督国关税壁垒的作用下,处于割裂与封闭状态。

——摘编自金卫星《1929—1933年大萧条与伦敦世界经济会议》


(2)依据材料二,概括这次危机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这次危机使各国对贸易政策变化的原因。并说明美国是如何渡过危机的?
【正义之盟】

材料三


A.二战时期宣传画

B.1945年4月26日旧金山会议开幕时英、美、苏、中四国首席代表在一起交谈。

C.《联合国宪章》
(3)依据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反法西斯国家之间关系的趋势。有人认为“联合国制度是在吸取国联教训的基础上建立的”。你是否同意此观点,请说明理由。
【命运共存】

材料四无论前途是晴是雨,携手合作、互利共赢是唯一正确选择。第一,坚持开放合作,坚定维护自由贸易和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制。第二,坚持伙伴精神,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努力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平衡、可持续、包容增长。第三,坚持创新引领,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挖掘经济增长动力。第四,坚持普惠共赢,促进全球包容发展。


(4)习主席提出的“四个坚持”对全球化发展有何意义?综合上述材料,基于民族主义应如何理性爱国?
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当前,逆全球化也成为很多人热议的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的先行者】

材料一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

——杨亮《海上新“思路”》


【近代的推动者】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号称“世界工厂”。其生铁产量1848年为200万吨,1870年时已增长到600万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一半。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当代的逆行者】

材料三   众所周加,“经济民族主义”在20世纪30代给欧洲和美国乃至世界带来深重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起40年代,痛定思痛,根本克服“经济民族主义”的国际制度被设计出来。二战后,美国“经济民族主义”为“经济自由主义”取代,“经济民族主义”逐渐没落……20世起70年代以来……美国的贸易政策则发生了逆转,主张加强政府对外贸活动的干预,实行“公平与合理贸易”政策,以保昔日的竞争优势。这样一种以非关税措施为政策工具的贸易保护主义也被称为“新经济民族主义”。

——庞中英《积极应对全球“经济民族主义”的挑战》

【当代的践行者】

材料四   “一带一路”的根本属性是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中国虽然是“一带一路”的倡议国、主导者,但不会以老大自居……让“一带一路”上的国家真正得到好处、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才是中国发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初衷。

——中国网



(1)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材料一中海上丝绸之路“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的技术原因?
(2)请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原因。哪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出现促进了英国这一地位的形成?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美国兴起“新经济民族主义”的实质和目的?
(4)材料四中的图1与图2两大组织成为支撑、协调世界政治和经济的两大支柱,请分别写出它们的名称。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在“一带一路”中的地位是什么?
百年征程,走向辉煌。九年级(1)班同学们围绕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进行了研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换新貌】

材料一: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

一1964年4月5日董必武题诗

南湖会议继续着上海30日未能进行的议题,先讨论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这份15条约700字的简短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

——抗日名将卢冬生谈中共历史上某次会议


【大转折】

材料二:A…….在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过程中,共产国际派来的李德,因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在会议上遭遇批判,失去发号施令权其直接结果是,中国共产党能够独立自主地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行动和主张。

——摘编自《中国红军长征记》

B.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寻合作】

材料三:①国共两党关系决定了中国现代史的发展。第一次国共合作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民主革命;第二次国共合作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反之,每当国民党不顾国家、民族大义,发动对共产党和人民的“围剿”、内战,就会为中华民族带来灾难。

——《试论国共关系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②无论前途是晴是雨,携手合作、互利共赢是唯一正确选择。第一坚持开放合作,坚定维护自由贸易和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制。第二,坚持伙伴精神,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努力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平衡、可持续、包容增长。……第四,坚持普惠共赢,促进全球包容发展。

——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讲话


(1)材料一中的“画舫”和“南湖”均与哪次会议有关?这次会议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什么地位?
(2)根据材料二,A、B各自遇到了怎样的挫折?为什么说它们都是重大的转折点?
(3)根据材料三,比较①②中的“合作”有何不同?
(4)综上探究,你从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道路中得到哪些启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