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8
20世纪上半期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灾难。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今,大多数历史学家已能分清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和背景原因。1914年6月28日弗兰兹·斐迪南大公被刺是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一战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四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

——改编自《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斐迪南大公被刺”是指什么历史事件?分析造成“殖民地的争夺”的原因。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1916年德法之间的某次战役中,法军总兵力的70个师中有66个师先后参加,德军也有46个师投入战斗,交战双方伤亡近百万人,由于死伤人数太多,此次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据统计,历时4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直接经济损失达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1516亿美元。


(2)材料二中描述的是一战中的哪一场战役?归纳一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怎样的灾难。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部分)



(3)根据材料三中的相关历史事件,分析说明美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4)两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深刻教训?
20-21九年级上·山西阳泉·期末
知识点:一战的背景一战的影响诺曼底登陆二战的性质和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20世纪上半期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灾难。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今,大多数历史学家已能分清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和背景原因。1914年6月28日弗兰兹·斐迪南大公被刺是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一战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四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

——改编自《全球通史》

材料二:1916年,德国和法国在某地展开了一场历时约10个月的阵地战。这场战役异常惨烈,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由于死亡人数太多,此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材料三:罗斯福高度赞扬苏联军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巨大贡献,把发生在苏联的一次胜利称为二战转折点。斯大林也曾盛赞美、英两国一起完成的一次计划周密、规模宏大的登陆战役。有数据表明,反法西斯战争期间英、美向苏联支援战机18303架、坦克1.3万多柄、反坦克炮5800多门等。

材料四:“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罗斯福

材料五: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1)材料一中“斐迪南大公被刺”指哪一历史事件?“相冲突的联盟体”系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战役指的是哪一场战役?
(3)材料三中罗斯福和斯大林所评价的是哪两次战役?
(4)根据材料四,指出罗斯福的话反映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有什么关系?根据材料五,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中、苏、美、英等26国家建立了哪一组织?
(5)综上,两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深刻教训?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