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4 引用1 组卷379
1971年,中国加入联合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
改正:
11-12八年级下·安徽合肥·期末
知识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及外交事业的发展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中国留学教育历史悠久。请阅读近代以来中国留学教育历史变迁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运动兴起后,地方督抚要员在操办洋务事宜的过程中明显感到力不从心。他们急需大量的新型人才,这些人是科举制度和旧式书院所无法培养造就的。不过,清政府深知模仿西方的学堂仍有许多不足,加之这些学堂聘请洋教习的费用较大,留学就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另外,开明官吏对留学的支持和清政府与美国政府签订了《蒲安臣条约》,为中国学生赴美提供了条约依据,也是促使晚清留学教育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因素。

——摘编自岳秀银《清后期公费留学生初探》

材料二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声势浩大的留日热潮呢?最根本的动力乃是处在严重民族危机之下的中国知识分子要求向日本学习以振兴中华的强烈愿望。尤其是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木以后,广大中国知识分子看到日木经过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富国强兵,卓有成效。因此,纷纷主张效法日本,救亡图存。亲身到日本留学,直接了解日本改革富强的经验,并吸收经过日本引进消化了的西方文化,自然成了许多中国爱国有志青年的向往之路。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苏潮”是在特定的国内外环境下形成的。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举,其中一个突出的困难在于,建设和管理人才奇缺。在中苏友好结盟的条件下,向苏联派遣留学生,加速培养一支强大的建设人才队伍,成为新中国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尽管“留苏潮”经历了潮起潮落、起伏曲折,但它对新中国建设事业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最重要的是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和各种专门人才。

——摘编自《新中国成立初期“留苏潮”述评》

材料四   据教育部统计,1950——1963年间总共派出留学生9594人。分布于苏联(8357人)、东欧(共925人)……从1979年到2000年,仅由中国教育部门派出的留学生就达45.77万人,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20万、日本5.5万、加拿大3.8万、英国3.65万、德国2.6万、澳大利亚1.78万、法国1.63万、俄罗斯1.18万。此外,还有大批青年通过亲友和其他渠道出国留学,未包括在教育部门的统计数据之内。

——摘自《百年接力留学潮》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清政府派遣留学生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分析出现声势浩大的留日热潮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留苏湖”形成的原因。
(4)材料四反映,与建国初相比,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留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地发生很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展开了一场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战争中国门洞开】

材料一

国别强租租借地“势力范围”
德国胶州湾租借地山东
沙俄旅大租借地长城以北、新疆、东北
法国广州湾租借地广东、广西、云南
英国九龙租借地、威海卫租借地长江流域
日本
福建

(1)在与材料一图A有关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内部原因是什么?图A、图B所反映的两次战争之间有何关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表格所示局势的形成是以哪一事件为契机。并分析该事件的实质。

【屈辱中逐渐觉醒】

材料二   五四运动……所牵动的社会面如此之广,表现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使反动势力张重失措。在严重民族危机的强烈刺激下,许多人忧愤填膺。他们聚在一起便畅谈国家面对的危局,一旦经历过五四这次大风暴的洗礼,在他们眼前便打开一个新的天地,带来从来没有的思想大解放,完全改变了他们的生活道路。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材料二漫画中西方在1901年作出“中国人的觉醒”判断的依据是什么?依据文字材料,概括五四运动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的天地”的打开带来的主要影响。

【抗争中改变形象】

材料三   中国是一个合格的反法西斯主义国家……从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开始反法西斯战争至1945年日本投降,至少在东方战场中,中国表现出世界所能期望的态度。……十分明显,中国人民正拒绝屈服于犯下像“南京暴行”那样的抢劫和屠杀罪行的法西斯侵略者。1937年七七事变起,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赢得了美国和英国的敬佩,减轻了其他战场的压力,为同盟国军队完成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转折和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摘编自费正清、费维恺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等

(3)依据材料三中文字材料,概括“中国表现出世界所能期望的态度”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参加与图所示有关战争的必要性。并简述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发展中大国形象】

材料四   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21世纪初部分西方人心中的中国——漫画《Dragon(中国龙)》
漫画说明:Dragon(中国龙)的身上写着“ChinaEconomy”(中国经济),它的尾巴上吊着的公牛身上写着“WallSt”(华尔街,代表了美国经济)

(4)材料四文字材料中“改变了会议的航向”的方针是什么?漫画反映了部分西方人对中国崛起感到恐惧,认为美国经济受制于中国经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看法的原因。请用一句话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名称。(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