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5 组卷263
康有为,戊戌变法重要代表人物。历史上,人们对他与维新变法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科第2甲46名进士“康有为,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人”。

——摘编自李周望《明清历科进士题名碑录》

“康有为,字广夏,号更生,原名祖治,广东南海人。光绪二十一年进士,用工部主事。”

——摘编自赵尔翼《清史稿》

材料二   关于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分析

人物原因分析
康广仁(康有为之弟)兄长(推行变法)规模太大,包揽太多,参与人员太少……皇上又无实权,变法如何能够成功?
徐中约1898年康有为只有40岁,而他的主要支持者梁启超才25岁,两人以前都没有在政府供职的经验。康有为对现实政治没有太多认识,也没有运用过政治权势。

材料三   1899年康有为回忆“公车上书”时说:“5月1日联合十八省举人上万言书,请拒和、迁都、变法,但5月2日督察院以条约已盖皇帝玉玺印,无法挽回,却不收。”……当代学者茅海建查阅清朝军机处《上谕档》《电报档》《宫中电报电旨》等档案研究认为,康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公车联名上书,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

——摘编自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


(1)根据材料一,提取两则材料中关于康有为的相同信息。
(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两个人物关于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分析。
(3)根据材料三,指出关于“公车上书”事件记述的矛盾之处,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哪种记述更为可靠。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历史认识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20-21八年级上·广东佛山·期末
知识点:公车上书 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在风云激荡的历史长河中,许多人物是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甚至成为历史的聚合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这中华民族的危难时刻,林则徐受命前往广州处理禁烟事务。他一方面处理与英国商人的鸦片交涉,加强前线的防务,另一方面积极了解西方世界的基本情况,搜集和翻译各种报刊,组织人力翻译西方地理学著作,编写《四洲志》一书,扩大了中国人的视野。

——摘编自陈支平《从文化传承的视野来评价林则徐的伟大历史贡献》

(1)根据材料一,概括林则徐在“中华民族的危难时刻”所作出的努力。

材料二   徐寿(1818—1884年)出生于没落望族之家。他多次科考不中,无奈之下,决定放弃科举。1862年,他进入安庆内军械所,眼看当时外国轮船在中国内河横冲直撞,十分愤慨。他潜心研究,1866年制造出了中国第一艘蒸汽动力船——黄鹄号。因为他无官秩,朝廷只给了他“天下第一巧匠”的称号……对于古老的帝国来说,科技不过是当时的“奇技淫巧”。最后徐寿以布衣终,他的人生经历正是晚清无数科技人员命运的缩影。

——摘编自汪广仁《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徐寿父子研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徐寿制造黄鹄号与中国近代化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相关。分析造成徐寿命运的原因。

材料三   1899年,康有为回忆“公车上书”时说:“5月1日联合十八省举人上万言书,请拒和、迁都、变法,但5月2日都察院以条约已盖皇帝玉玺印,无法挽回,却不收。”……有学者查阅清朝军机处《上谕档》《电报档》《宫中电报电旨》等档案研究后认为,康有为组织的18行省公车联名上书,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

——摘编自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等

(3)根据材料三,指出关于“公车上书”事件记述的矛盾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哪种记述更为可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9年1月,康有为在回忆“公车上书”时说:“再命大学士李鸿章求和,议定割辽台,并偿款二万万两。三月二十一日电到北京,吾先知消息,即令卓如(梁启超)鼓动各省……一昼二夜草万言书,请拒和、迁都、变法三者……至四月八日投递,则察院以既以用宝(光绪帝批准和约),无法挽回,却不收。”许多论著据此认为康有为发起和组织了“公车上书”。

——摘编自《康南海(康有为)自编年谱》等

材料二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史学界对康有为的说法提出了诸多质疑。茅海建详细查阅清朝军机处《随手档》、《早事档》等档案,提出,“在各省,封疆大吏电奏反对者(反对签订和约)己过其半数;在京城,翰林院、总理衙门官员皆有大规模的联名上书;举人们的单独上书也达到了31次;“四月初八日(5月2日),即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的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的上书共计十五件。”“由此可以证明,康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公车联名上书,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

——摘编自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


(1)根据材料一,阐述材料所述历史事件的背景。
(2)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有何不同?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述以康有为为代表的士大夫阶层对甲午战争失败的反应。
(3)材料一、材料二两则材料相比较,哪则材料更具史料价值?请说明理由。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