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0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材料: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这句话是谁说的?是什么意思?
(2)由此爆发了什么起义?主要领导者有哪些?
(3)这次农民起义有何历史意义?
20-21七年级上·湖北咸宁·期末
知识点:陈胜吴广起义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国历代国君对人才都极为重视。包括秦始皇。秦国开放的招人用人政策也是值得赞赏的,重用本国之外的人才自秦穆公就开始了,以后的国君也将这一用人传统予以继承和发扬。不问出身,不管国籍使得关东诸国的人才流向了秦国。这些外来人才在秦国受到重用,也往往能竭尽所能的为秦国国君出谋划策。

——摘编自《国史十六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能够统一中国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见下图。


   

图一                                                图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是秦始皇采取的哪一措施?指出图二是秦朝创立的哪一重要政治制度?

材料三   公元前209年,有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道路泥泞,无法前行,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律,戍守误期都要处死。他们当中的领队人认为,与其送死不如起来反抗,于是杀死押队的军官……举起反抗的旗帜,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围下,被迫出城投降。

——摘自《中国历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起义的领导者和其建立的政权名称。
(4)请从上述材料和问题中提炼出一个学习主题。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