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53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这是中华文明得以源源不断、长盛不衰的原因。近代以来,列强多次掀起侵华战争,而中国人民的斗争也从未停止过。
(1)如下图是广东省虎门广场的雕塑《较量》,折断的“烟枪”,有力的双手,无不向往来的人们静静地诉说着这里曾经的历史和不屈的精神。请你简单叙述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历史意义。

(2)“中国人民是背负着极大地耻辱进入20世纪的”,这句话中的“耻辱”指的是哪场战争?这场战争是由于中国近代的哪次爱国主义运动引发的。
(3)“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内争主权,外除国贼”是我国近代一次爱国运动的口号,请写出这次运动的名称,并简述其在我国民主革命史中的历史地位。
(4)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开辟了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请分别列举一个正而战场和敌后战场我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事例。
20-21八年级上·山西临汾·期末
知识点:林则徐虎门销烟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五四运动国共合作抗日的两个战场及取得胜利的战役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通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战争?“这场战争”是由哪个国家发动的?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材料二: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摘自裴钰《改变中国》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依次指出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尝试内部改变‘清代中国”的重要历史事件名称。材料中毛泽东领导“催生”一个崭新中国的革命道路指什么?其结果如何?

材料三:我国从19世纪40年代起,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共计105年时间,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都打过我们,除了最后一次,即抗日战争......

——毛泽东


(3)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请写出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的战役和敌后战场彭德怀指挥的著名战役。哪个党派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4)综上所述,你在中国人民身上看到了哪些优秀的品质?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场战争(鸦片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为反抗外敌和改革现状,同外国侵略势力和本国封建势力进行了长期的英勇顽强的斗争……无数志士仁人,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显示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侵略、反压迫的坚强意志和斗争精神,在中华民族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

——《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三: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直到抗战末期,日本陆军还有64%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上。南京受降仪式上,日本公布的在华兵力约128万人,仅这一数字,就超过太平洋东南亚各战场上

日军的总和。

——摘自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出鸦片战争后英国割占了中国的哪一地区?概括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请列举一位中国近代史上反抗外来侵略的英雄人物,并简述其事迹。
(3)从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个角度,分别列举两场体现材料三中“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的具体战役。
(4)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及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