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4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周恩来向美国驻北平总领事柯乐布送达了新中国成立的建国公告,表示新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10月3日,美国务院发言人宣称:中共政府在公告中没有作出承担国际义务的保证,美国在目前情况下不会予以承认。…1950年4月30日以前,美国官方人员全部离开中国大陆,并从此失去了直接对话的所有渠道。

——刘成《新中国成立前后美国对华政策调整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对新中国的态度。

材料二:美国在三个联合公报中均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是中美两国关于两国关系以及我国 台湾问题的重要历史文件。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是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政治基础。

——《中美联合公报》


(2)材料中的《中美联合公报》是在①_____年签署的,签署这一公报时中美两国最高领导人②_____和③_______。该公报签署的历史意义是④________

材料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追赶速度非常迅速,美国的对华疑虑凸显出来。奥巴马政府提出“亚太平衡”战略,开始从地缘战略的角度出手应对中国。与此同时,不论是美国政府,还是中国政府,一方面看到竞争,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合作对这种竞争加以平衡。两国互为最大的贸易伙伴,形成深度的相互依赖。过去的主流认识是中美经济贸易关系是双赢的,但在当今的美国总统特朗普看来,中美经贸关系不是双赢而是中国赢,美国输。这一点从目前美国政府全力打压中国华为集团就可以窥见一斑。

材料四: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指出,中美关系是典型的大国关系,总体定位非常重要。双方虽然在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不同,但在认识到不同后再去看彼此的共同点和共同利益,这就体现了“积极”。


(3)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存在什么差异?材料四对于中美关系的认识与周恩来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什么倡议相一致?
(4)你认为新时期中美关系应如何发展?
19-20八年级下·内蒙古通辽·阶段练习
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方针中美关系正常化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在平等和互利的基础上,与各外国的政府和人民恢复并发展通商贸易关系。

——摘自《共同纲领》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什么?

材料二   1970年10月,尼克松在美国《时代》周刊发表谈话:“如果在我死之前有什么事情要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去不了,我要让我的孩子们去。”


(2)材料一中的尼克松发表谈话后不久,一帮“孩子们”用“小球推动大球”先访问了中国,这一事件是指什么?

材料三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指出,中美关系的典型的大国关系,总体定位非常重要。双方虽然在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不同,但在认识到不同后再去看彼此的共同点和共同利益,这就体现了“积极”。

——新华网


(3)材料三与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什么倡议精神是一致的?

材料四   下图,2月14日,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华盛顿白宫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习近平在抵达华盛顿后发表书面讲话,指出此访是为落实去年1月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同奥巴马总统达成的重要共识,推进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建设而来,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美能否抓住机遇,化解挑战,建设好合作伙伴关系,事关两国和世界的未来,表示期待着通过访问,与美方就此作出积极、务实的探索。


(4)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说:中美交往大门重新打开。尼克松是中美关系史上第______位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今年是他访问中国______周年。(请把答案填在空格上)
(5)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美关系今非昔比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知道当前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吗?
(6)谈到中美关系,有的同学认为美国经常给中国制造麻烦,还是不与美国建交为好;有同学认为,中美之间虽然有一定摩擦,但是双方有更广泛的合作空间,比如共同应对目前的金融危机,应该友好合作。请简要谈谈你对中美关系的认识。
探究问题。

材料一:1972年中美两国应对共同的敌人——苏联的战略需要,迅速地走到一起,尼克松访华使中美关系实现了突破,但是因为在台湾问题上中美没法达成共识,中方提出“断交、撤军、废约”的建交条件美方无法立即做出承诺,建交事宜被搁置了下来。

材料二: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打了两场战争,中国在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十年下来,发展态势上的差距就显露出来。特别是金融危机以后,美国发展自身面临很多问题,中国的追赶速度非常迅速,此时,美国的对华疑虑凸显出来。奥巴马政府提出“亚太平衡”战略,开始从地缘战略的角度出手应对中国。……与此同时,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美国政府,一方面看到竞争,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合作对这种竞争加以平衡。

材料三:冷战结束后,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压舱和稳定器,两国互为最大的贸易伙伴,形成深度的相互依赖,过去两国的主流认识为中美经济贸易关系是双赢的,但在特朗普看来,中美经贸关系根本就不是双赢而是中国赢,美国输。

——以上材料均摘自:倪峰《中美关系40年及其经验》


(1)据材料一,指出阻碍中美建交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中美关系有何特征?试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探究其成因。(提示:需答对4个成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 自由和领土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在平等和互利的基础上,与各国的政府和人民恢复并发展通商贸易关系。

——摘自《共同纲领》

材料二 艾奇逊在预测中国时局发展时说:“如果森林里有一颗大树倒下来。飞扬的尘埃降落以前,人们是无法看清它损害程度的”

——1949 年2月艾 奇逊向美国国会议员解释对华政策的发言

材料三“即使没有苏联的威胁,我们也有必要在世界上两个最强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之间架起新的友谊桥梁。原因之一是,这种友好关系将会给双方带来明显的经济和文化利益。原因之二在于原子时代这一严峻的现实。……但无论我们还是中国,都再也承受不起为意识形态所什出的昂贵代价了

——尼克松

材料四 2009年4月1日,是中美关系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在英国伦敦第一次握手,第一次会晤。


材料五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指出。中是关系是典型的大国关系,总体定位非常重要。双方虽然在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不同,但在认识到不同后再去看彼此的共同点和共同利益,这就体现了“积极”。

——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一, 指出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所述的“尘埃落定”的比喻并联系解放初期的史实,指出美国政府对新中国推行怎样的对华政策?
(3)根据材料三,概括尼克松认为中美关系需要改善的理由。
(4)结合材料四,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以及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时间。
(5)材料五与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什么外交方针精神是致的?
(6)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美关系今非昔比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当前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