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92
实现祖国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

材料一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台湾通志》


(1)材料一和表格的内容信息反映出的主旨是什么?

材料二   ①1949年,国民党政府迁至台北,退守台湾,海峡两岸再度隔绝。

②1895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③1945年,日本驻台湾总督签投降书递交中国政府代表,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回归祖国。


(2)材料二的史实,说明近代台湾的苦难与近代中华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结合所学,将下面历史事件对应的表格中史实的序号分别写在横线上。
与甲午战争有关的事件是_______与抗日战争有关的事件是_______与解放战争有关的事件是______

材料三   新中国70年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

时间事 件
1979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两岸实行“三通”
1990 年“一国两制”宪法通过
1992 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2005 年《反分裂国家法》颁布
2015 年两岸领导人首次会晤

(3)材料三中,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一国两制”、“九二共识”与《反分裂国家法》共同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材料四   回顾历史,是为了启迪今天、昭示明天。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两岸中国人、海内外中华儿女理应共担民族大义、顺应历史大势,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4)综合上述所有材料,结合自身说明青少年为两岸关系友好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应有怎样的担当?
19-20八年级下·内蒙古通辽·阶段练习
知识点:郑成功收复台湾马关条约、瓜分狂潮抗战胜利的进程及意义海峡两岸的交往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实现祖国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

材料一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台湾通志》

时期史实
三国吴国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
元朝设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列岛和琉球(今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明朝荷兰侵略者占领台湾
清朝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4年,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概括材料一文字和表格内容表达的观点。

材料二   1895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1945年,日本驻台湾总督签投降书递交中国政府代表,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回归祖国。

1949年,国民党政府迁至台北,退守台湾,海峡两岸再度隔绝。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出史实对应的历史事件。
与《马关条约》签订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与日本驻台总督签投降书有关的事件是
与国民党政府退守台湾有关的事件是

材料三   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2008613日,海基海协两会,正式签署两岸周末包机和陆客观光旅游两项协议;2010629日双方在重庆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15117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习马会),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首次会晤。

——摘编自人民网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迈出历史性重要一步的事件,并说出其坚持的原则。

材料四   回顾历史,是为了启迪今天、昭示明天。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两岸中国人、海内外中华儿女理应共担民族大义,顺应历史大势,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4)综合上述所有材料,说说你对“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的理解;结合自身说一说青少年为两岸关系友好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应有怎样的担当?
追求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49年,国民党政府迁至台北,退守台湾,海峡两岸再度隔绝。
1895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1945年,日本驻台湾总督向中国政府代表递交投降书,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70年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见下图)

1950年,美国舰队入侵台湾海峡
1950—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
1953—1957年,第一个五计划
1958—1978,金门对峙
1960年,中苏关系紧张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1979年,发布《告台湾同胞书》,中美建交
1982-1984年,“一国两制”写进宪法
1992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2005年,《反分裂国家法》颁布
2015年,两岸领导人首次会晤

材料四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我们是讲信用的,我们说话是算数的……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五   台湾《旺报》发表社论指出,大陆积极制定计划,加强两岸民间交流,为台湾青年“登陆”就业大开途径,让两岸红利能够普惠于台湾民众,新一波“登陆”热,也警示蔡英文当局,不要在两岸关系政策上继续一意孤行。

——中国台湾网

(1)图1所示为哪一朝代的疆域?图中信息透露出该朝代实行的一项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统治的制度是什么?图2为《西汉形势图》,图中A机构的设置,标志着哪一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2)材料二中的史实,说明近代台湾的苦难与近代中华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二中史实的序号分别写在下面对应的横线处。
与甲午中日战争有关的事件是            ;与抗日战争有关的事件是            ;与人民解放战争有关的事件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台湾政策的变化。
(4)根据材料四,归纳香港回归祖国的原因有哪些?
(5)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进程?
追求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49年,国民党政府迁至台北,退守台湾,海峡两岸再度隔绝。
1895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1945年,日本驻台湾总督向中国政府代表递交投降书,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材料三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我们是讲信用的,我们说话是算数的……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四 台湾《旺报》发表社论指出,大陆积极制定计划,加强两岸民间交流,为台湾青年“登陆”就业大开途径,让两岸红利能够普惠于台湾民众,新一波“登陆”热,也警示蔡英文当局,不要在两岸关系政策上继续一意孤行。

——中国台湾网

(1)图1所示为哪一朝代的疆域?图中信息透露出该朝代实行的一项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统治的制度是什么?图2为《西汉形势图》,图中A机构的设置,标志着哪一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2)材料二中的史实,说明近代台湾的苦难与近代中华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二中史实的序号分别写在下面对应的横线处。
与甲午中日战争有关的事件是______;与抗日战争有关的事件是______;与人民解放战争有关的事件是______
(3)根据材料三,归纳香港回归祖国的原因有哪些?
(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进程?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