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6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中国人民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抗争、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近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二: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清政府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

材料三:1874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认为,当时中国“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甚至进入到了京城和各省。列强表面上打着和好的旗号,暗地里怀着吞并中国的野心,中国遇到“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他还认为,“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事机器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材料四:甲午战败让中国人蒙受了巨大损失,唯一值得中国人庆幸的是,失败后的中国人没有就此沉沦,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奋起,坦然承认失败,毫不犹豫转身向东,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

——马勇《甲午战争影响:沉痛的转身》


(1)根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的历史使命。如何理解“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
(2)材料二中清政府收到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指的是哪一条约?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份“礼物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后果。
(3)根据材料三,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有志之士代表哪一政治派别?为此采取了哪些措施?(任意写两点2分)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有何地位?
(4)材料四中,中国人“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指什么事件?这次学习产生了什么影响?
20-21八年级上·广西南宁·期中
知识点:鸦片战争的影响洋务运动的内容洋务运动的评价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4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认为,当时中国“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甚至进入到了京城和各省。列强表面上打着和好的旗号,暗地里怀着吞并中国的野心,中国遇到“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他还认为,“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1)基于材料一的现状和认识,以李鸿章为代表有志之士代表哪一政治派别?为此采取了哪些措施?(任意写两点)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有何地位?

材料二   ……故夫变者,古今之公理也。……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2)指出材料二梁启超所代表的政治派别,还有哪些其他人物属于这一派别,请列举一例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为了“育人才”、“变官制”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任意写两点)

材料三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尽管期间遭遇过种种挫折和失败,但中国社会变革,毕竟在山重水复中景随人转,跌相递进,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


(3)根据材料三,概述中国人近代化探索的演变历程。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中国人民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抗争、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屈辱篇】

材料一: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的历史使命。如何理解“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

材料二:   “八国联军侵清朝,北京二度被占领。赔巨款,派驻兵,辛丑年里泪盈盈,严禁人民反列强,清朝变成洋人廷。”


(2)材料二中“北京两次被占领”指的是哪两次战争?
(3)为什么说“辛丑年里泪盈盈”?
【探索篇】

材料三:   甲午战败让中国人蒙受了巨大损失,唯一值得中国人庆幸的是,失败后的中国人没有就此沉沦,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奋起,坦然承认失败,毫不犹豫转身向东,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

——马勇《甲午战争影响:沉痛的转身》


(4)材料三中,中国人“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有何具体表现?这次学习产生了什么影响?
【抗争篇】

材料四:   “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历史上从来没有被艰难险阻压垮过,只要同志们同心协力、英勇奋斗、共克时艰,我们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斗争的全面胜利。”

——习近平


(5)请用近代史上的史实证明,武汉是英雄的城市。(任意两点即可)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