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36
春秋战国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大变动时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郑文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32年),助楚击晋。(郑穆公)三年(公元前625年),郑从晋伐秦。(郑襄公)元年(公元前604年),楚伐郑。郑背楚,与晋亲。(郑襄公)五年(公元前600年),楚复伐郑,晋来救之。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是实现大一统的必然要求。富国是这时变法的重点,强兵是这时变法的另一项重要措施,加强君主的权力,强化中央集权是这一时期改革的主题和高潮。

——摘编自萧平汉《战国变法运动与大一统的中央集权》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时期怎样的历史现象?据材料指出短短30多年间郑国在外交上的变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社会背景及其历史作用。
(3)据材料三,概括战国变法运动的主要目的。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0-21七年级上·江苏常州·期中
知识点:晋楚争霸商鞅变法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春秋战国时期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大动荡大变革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郑文公)四十一年(前632年),助楚击晋。三年(前625年),郑从晋伐秦。(郑襄公)元年(前604年),楚伐郑。郑背楚,与晋亲。(郑襄公)五年(前600年),楚复伐郑,晋来救之。

——司马迁《史记》


(1)材料一中郑国短短30年的历史反映了春秋时期怎样的历史现象?这一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是谁?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2)请仔细分辨两幅图片,哪一幅是春秋形势图,哪一幅是战国形势图?并将图二的诸侯国名称补充完整填入下表。
ABCD




材料三   “及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班固《汉书·食货志》


(3)材料三中的“商君”是谁?结合所学说出材料三中涉及到的变法措施。

材料四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中外历史纲要》(上)


(4)根据材料四指出百家争鸣局面的历史作用。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尽管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不断,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灾难,但也促进了中原各地区……与周边族群的交流与融合,为秦汉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叔封建国家的建立英定了基础。……诸子心系天下,百家新说迭出,汇聚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三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选自《中外历史纲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片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出现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出现“源头活水”的原因。其中,哪家学说为秦朝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通过变法描动社会转型的最根本目的。并依据材料写出商勒变法的特点。
(4)据上述材料,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