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列强的侵略】

材料一从1840年开始,在炮火的逼迫下,中国社会蹒跚地走入了近代。随后的一百多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国“走入了近代”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的三大丧权辱国条约依次是什么?
【自强的民族】

材料二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空前凶猛,中国的抗争亦随之激烈。抗争有两种类型,动机虽都是为了自救,但采取的方式大相径庭。一为观察世界形势,认为必须进行政治改制运动,才能与西方并驾齐驱;一为昧视时代潮流,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斥,成为暴力反洋运动。

----据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2)结合所学知识问答,材料中“政治改制运动”、“暴力反洋运动”各指什么运动?二者出现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自信的中国】

材料三“……任何人任何势力企图通过霸凌手段把他们的意志强加给中国、改变中国的前进方向、阻挠中国人民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努力,中国人民都绝不答应!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20年9月3日)


(3)从“外国人……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到“任何人任何势力企图……改变中国的前进方向、阻挠中国人民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努力,中国人民都绝不答应!”,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20-21八年级上·山东临沂·期中
知识点:鸦片战争的影响马关条约、瓜分狂潮辛丑条约戊戌变法的经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侵略史,也是一部人民的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步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清王朝消除了“内外两个致命威胁”,舒缓了一口气,随后的一段时期,清朝表现出一种相当显著的复兴气象。这种气象体现在:镇压捻军和回民叛乱、恢复传统秩序和儒家政府、保持与外国列强之间的和平,以及采纳西方的外交实践与军事和技术手段来发起自强运动。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空前凶猛,中国的抗争亦随之激烈。抗争有两种类型,动机虽都是为了自救,但采取的方式大相径庭。一为观察世界形势,认为必须进行政治改制运动,才能与西方并驾齐驱;一为昧视时代潮流,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斥,成为暴力反洋运动。

——据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请写出中国步入近代的标志性事件,你如何理解“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清王朝消除的“内外两个致命威胁”分别是什么?根据材料说明实现“自强”的途径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政治改制运动”、“暴力反洋运动”各指什么运动?二者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4)回顾中国近代这一部被侵略的屈辱历史,作为当代青少年,你有什么感悟?(请从两个角度回答)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侵略史,也是一部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步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清王朝消除了内外两个致命威胁,舒缓了一口气,随后的一段时期,清朝表现出一种相当显著的复兴气象。这种气象体现在:镇压捻军和回民叛乱、恢复传统秩序和儒家政府、保持与外国列强之间的和平,以及采纳西方的外交实践与军事和技术手段来发起自强运动。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空前凶猛,中国的抗争亦随之激烈。抗争有两种类型,动机虽都是为了自救,但采取的方式大相径庭。一为观察世界形势,认为必须进行政治改制运动,才能与西方并驾齐驱;一为昧视时代潮流,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斥,成为暴力反洋运动。

——据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你是如何理解“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清王朝消除的“内外两个致命威胁”分别是什么?根据材料指出实现“自强”的途径。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中“政治改制运动”“暴力反洋运动”各指什么运动?二者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侵略史,也是一部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步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清王朝消除了内外两个致命威胁,舒缓了一口气,随后的一段时期,清朝表现出一种相当显著的复兴气象。这种气象体现在:镇压捻军和回民叛乱、恢复传统秩序和儒家政府、保持与外国列强之间的和平,以及采纳西方的外交实践与军事和技术手段来发起自强运动。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空前凶猛,中国的抗争亦随之激烈。抗争有两种类型,动机虽都是为了自救,但采取的方式大相径庭。一为观察世界形势,认为必须进行政治改制运动,才能与西方并驾齐驱;一为昧视时代潮流,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斥,成为暴力反洋运动。

——据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四   1900年,西方列强悍然发动了共同侵略中国的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空前屈辱的条约。1901年初,掌握清政府实权的慈禧太后借光绪帝之名下诏,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后之欢心。”


(1)根据材料一,你如何理解“脱出常轨,改道变形”?请写出中国步入近代的标志性事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清王朝消除的“内外两个致命威胁”分别是什么?根据材料说明实现“自强”的途径。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中“政治改制运动”“暴力反洋运动”各指什么运动?二者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中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的条约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这一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5)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写出两个19世纪末反抗外来侵略的事例。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