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2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农民说:“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列宁在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

——摘编自中央电视台《大国崛起》节目组编著:《大国崛起俄罗斯》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1921年苏俄调整政策的原因,并指出调整后的政策名称。

材料二   1979年,小岗生产队的农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这一年的粮食产量相当于以往5年的总和,人均收入由上年的22元增加为200元,还破天荒地向国家交了3万多千克公粮。农民们情不自禁地赞扬道:“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摘编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79年小岗生产队农业生产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
(3)综合材料一、二,你从苏俄、中国的政策调整中得到什么认识?
2020·四川雅安·中考真题
知识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始终关注的问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占全国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这种状况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这种状况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这种状况”具体指的是什么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这种状况”的改变有何意义?

材料二   请你仔细观察1953年12月《解放日报》发表的漫画《小农经济好比“看鸭船”,一碰就翻》



(2)从材料二的漫画中可以得知,当时中国的农业正在经历一场怎样的变革?中国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这场变革?

材料三   在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浪潮中,人民公社化运动也掀起高潮。农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以至于很多地方都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头遍哨子(铃声)不买账,二遍哨子(铃声)伸头望,三遍哨子(铃声)慢慢晃。”(当时农村以哨声或者铃声为出工信号)


(3)材料三的顺口溜反映出当时农民一种怎样的精神状态?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精神状态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1979年,小岗村的农业生产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这一年的粮食产量相当于以往5年的总和,人均收入由上年的22元增加为200元,还破天荒地向国家交了3万多千克公粮。农民们情不自禁地赞扬道:“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摘编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1979年小岗村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

材料五   2018年2月,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强调,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把生活富裕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好。


(5)以上五则材料都是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而展开的,这个中心是什么?请你针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曾出现一些以“新”命名的事件,这些事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的几十年里,西方扩张的威胁和压力对日本的传统政治文化形成了致命的挑战。日本的反应从“不分青红皂白地一概敌视,不情愿地承认自身在财富和力量上的劣势”到后来“以夷制夷”,获得了成功。明治维新可以说是日本近代史的起点。

——摘编自张光《明治维新》

材料三   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农民说:“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列宁在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

——摘编自中央电视台《大国崛起·俄罗斯》

材料四   资本主义在经历了短暂的和平与繁荣之后,于1929年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大危机。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美国实行了以国家调控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罗斯福“新政”。

——摘自《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1)材料一中“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指的是什么?运用所学知识指出哪一文献为它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保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日本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列举明治时期日本在增强“自身财富”上采取的具体措施一例。为什么说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的起点?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1921年苏俄调整政策的原因,并指出调整后的政策名称。
(4)根据材料四,指出罗斯福“新政”的“新”体现在哪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政”推行什么措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