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政府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多边外交能力,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1)依据材料一说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是______。

材料二: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周恩来(1955年)


(2)体现了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

材料三:战后……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

——吴建民《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大意义》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


(4)请用两个事例说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是怎样“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材料五: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29位国家元首,130多个国家的1500位代表共襄盛会。习近平在演讲中提出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总结了四年来“ 一带一路”的建设成果,规划了“ 一带一路”的基本路线图,阐明了中国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立场和推动措施。这是中国领导人在世界舞台上第一次主动地规划中国与世界的未来,标志着中国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副秘书长赵可金


(5)阅读材料五指出,这一时期中国外交呈现出怎样的新特点?
18-19八年级下·陕西安康·期末
知识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方针中美关系正常化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的外交成就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材料二   战后……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

——吴建民《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大意义》

材料三   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

材料四   要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要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产保护。

——摘自习近平“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


(1)材料一体现了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是什么?
(2)请用两个事例说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3)根据材料四并联系现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外交事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周恩来(1955年)


(1)材料一是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

材料二   战后……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

——吴建民《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大意义》


(2)据材料二,中国能够重返联合国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


(3)用两个事例说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的同时,认清国际局势的发展方向,以开放的状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周恩来(1955年)

材料二   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

材料三



中英关于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材料四   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达沃斯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

材料五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摘自《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 商务部共同发布)


(1)材料一体现了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出两例七十年代新中国外交取得的成就。
(3)材料三体现了我国哪一伟大构想的首次成功实践?
(4)材料四中,习主席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在2001年加入的国际经济组织是什么?
(5)目前,中国形成的外交布局是什么?根据材料五,说明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