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3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在英国正式通车,陆地交通从此迈进了铁路时代,兴建铁路的热潮很快波及欧洲大陆和北美,进而蔓延到欧美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铁路使得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

——摘编自王民同《英国工业革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陆地交通迈进铁路时代的标志性事件,并简述其历史意义。

材料二: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重大成就,人们在用内燃机驱动火车和轮船的同时,还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功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全世界交通运输业有了迅猛发展,世界铁路的总长度成倍增长。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


(2)有人认为,“内燃机的发明在交通运输领域内引发了一场变革”。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国家投入区额资金,加快铁路建设。中国铁路坚持自主创新,系统掌握了时速250公里和时速350公里及以上速度等级的高速铁路成套技术。按照国务院制定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预计到2020年底,我国铁路营业总里程将达到14.6万公里,覆盖大约9%的20万人口及以上城市。其中,高铁(含城际铁路)大约3.9万公里,中国高铁将继续领跑世界,助力全面小康社会关好蓝图的实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高铁将继续领跑世界”的原因。
2020·内蒙古包头·中考真题
知识点: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新发明与新能源内燃机与新交通工具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改编自岳麓版历史教材


(1)以交通工具的发明为例,说明“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请将下表填充完整。
时间交通工具/创新发明人意义
1825年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标志:铁路时代开始
19世纪80年代内燃机驱动汽车③______________世界第一辆汽车
1913年④使用______生产汽车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带来汽车制造业革命

材料二   在19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科技发明层出不穷,人类的智慧像魔术般地将电灯、电话、电报、电站、电车、电机、电缆等新生事物接二连三地呼唤出来。……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某些质变,集中化、垄断化以及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大大加强。

——摘编自李宏图等《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判断人类进入了哪一时代?根据材料,归纳这个时代的特点?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加快铁路建设。中国铁路坚持自主创新,系统掌握了时速250公里和时速350公里及以上速度等级的高速铁路成套技术。按照国务院制定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预计到2020年底,我国铁路营业总里程将达到14.6万公里,覆盖大约99%的20万人口及以上城市。其中,高铁(含城际铁路)大约3.9万公里,中国高铁将继续领跑世界,助力全面小康社会美好蓝图的实现。

——摘编自“学习强国”2020年两会专题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高铁将继续领跑世界”的原因。

材料四


(4)综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你认为科技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并谈谈你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主要城市间铁路提速前后列车运行时间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加快铁路建设。中国铁路坚持自主创新,系统掌握了时速250公里和时速350公里及以上速度等级的高速铁路成套技术。按照国务院制定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底,我国铁路营业总里程将达到14.6万公里,覆盖大约99%的20万人口及以上城市。其中,高铁(含城际铁路)大约3.9万公里,中国高铁将继续领跑世界,助力全面小康社会美好蓝图的实现。

——摘编自“学习强国”2020年两会专题

材料三   中国经济的腾飞,既有诸多“内因”,也有经济全球化这个“外因”。40多年来,中国逐步改变了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由游离其外到积极拥抱。中国的改革开放均以重大历史事件作为起点逐步深入:一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二是邓小平南方谈话;三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四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摘编自苏格《全球化与中国的改革开放》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铁路交通的巨大发展。并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析“中国高铁将继续领跑世界”的原因。
(2)据材料三,指出我国经济腾飞的“外因”是什么?我国对这一“外因”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
材料题。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深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在英国正式通车,陆地交通从此迈进了铁路时代。兴建铁路的热潮很快波及欧洲大陆和北美,进而蔓延到欧美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铁路使得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

——摘编自王民同《英国工业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由陆地交通迈进铁路时代的标志性事件,并简述其历史意义。

材料二:在19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进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哪些新的特点?

(5)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力量进一步增强,由于工业革命,一些国家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李明同学根据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制作了思维导图,请填写空白处的内容。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