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92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习的价值目标,世界意识是家国情怀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国情怀之保家卫国】

材料一:他受命钦差大臣,后赴广东虎门销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

——摘编自初中历史教学参考书


(1)请写出材料中的“他”是谁?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着这首战歌,奔赴朝鲜前线。在与敌人浴血奋战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2)抗美援朝中,严守潜伏纪律,烈火焚身、纹丝不动的英雄人物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什么?

材料三: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成为世界四强之一的大国,中华民族开始了近百年来的伟大复兴。

——臧运祜《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3)请写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哪里?
【世界意识之中外交往】

材料四:古代丝绸之路开创性地打通了东西方大通道,首次构建起世界交通大网络……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交互传播,也助推了多样性文化交流。

——摘自《求是》改编


(4)请问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哪里?

材料五:他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练而准确,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贡献。

——摘编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5)材料中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是谁?

材料六:郑和下西洋展示了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船纵横大洋,实现了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

——部编下册教师用书七年级


(6)你如何评价郑和的远航活动?(一点即可)
【世界意识之国际组织】

材料七:



(7)结合图片请回答这一国际组织是在哪次会议上决定成立的?
(8)中国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中与这一国际组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思维拓展】
(9)通过以上探究,从“家国情怀”或“世界意识”中任选一项谈谈你的看法?
2020·黑龙江·中考真题
知识点:陆上丝绸之路林则徐虎门销烟抗美援朝二战的性质和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习的价值目标,世界意识是家国情怀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国情怀之保家卫国】

材料一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着这首战歌,奔赴朝鲜前线。在与敌人浴血奋战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材料二   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成为世界四强之一的大国,中华民族开始了近百年来的伟大复兴。

——臧运祜《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世界意识之中外交往】

材料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法建交55周年……当前国际形势和两国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有几点始终没有改变。一是中国对中法关系的重视始终没有改变。二是中法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的共同追求始终没有改变。三是中法合作互利共赢的属性始终没有改变。

——摘自2019325日新华社《习近平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


【世界意识之国际组织】

材料四   


(1)抗美援朝中,严守潜伏纪律,烈火焚身、纹丝不动的英雄人物是谁?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什么?请写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哪里?
(2)中法建交55年来,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三中“几点始终没有改变”对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有何启示?
(3)结合图片请回答这一国际组织是在哪次会议上决定成立的?
(4)中国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中与这一国际组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5)通过以上探究,从“家国情怀”或“世界意识”中任选一项谈谈你的看法?
家国情怀是华夏儿女的精神原乡,中华文化历来崇尚家国大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日:“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孟子有关“仁”的政治主张。

材料二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据材料二,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革命转型的主要影响。五四运动中青年的哪一主要精神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

材料三



(3)材料三中大成公司的商标蕴含着企业的文化精神,它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哪种经济思
潮?甲午战后,在这种思潮的感召下,弃官从商的南通“状元实业家”是谁?

材料四   他受命钦差大臣,后赴广东虎门销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

——摘编自初中历史教学参考书

材料五   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成为世界四强之一的大国,中华民族开始了近百年来的伟大复兴。

——臧运祜《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4)材料四中的“他”是谁?材料五中,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哪里?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受命为钦差大臣,后赴广东虎门销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

——摘自初中历史教学参考书


(1)材料中的“他”是谁?虎门销烟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   清政府割让台湾后,在内乏饷械、外无援兵的情况下,不甘做亡国奴的台湾人民和部分留台清军,对日本的占领进行了顽强抵抗。从18956月到10月台南陷落,台湾军民与日军进行了大小100余次战斗,抗击日本3个近代化师团和1支海军舰队,先后打死打伤日军3.2万多人。

——摘自初中历史教科书


(2)写出材料二中“清政府割让台湾”的条约名称。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的最大影响是什么?台湾军民为什么“坚决反对割让台湾”?

材料三



图一驻守宛平县城的中国军队奔赴前线

图二抗战时期某战役形势示意图


材料四   在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民族的抗战,经过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同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同盟国一道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摘编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


请回答:
(3)材料三图一照片记录的情景与日本侵略者制造的哪一事变有关?图二是哪一战役的形势示意图?这次战役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军民在抗战过程中表现出了哪些优秀品质?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