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24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抗争和探索中不断走向觉醒、团结。

材料一

主题运动学习西方内容

救亡图存
洋务运动器物
戊戌变法
新文化运动思想文化

材料二   (公车上书运动)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影响(而五四运动)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不仅其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运动不知多少倍,而且其影响也大得太多了。

——杨奎松《何谓民族主义及我们应该怎样爱国?》

材料三   在山河破碎、国家危亡、是非颠倒、民族蒙耻之际,中华民族淤积已久的爱国激情猛烈地迸发出来。以学生为先锋的民众运动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展开,并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大中城市。据统计,运动波及全国20多个省的100多个城市,处于抗争中心的山东、长期遭受日本侵略的东北和上海郊区等地的农民也参加了斗争。除少数亲日派当权者外,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工商业者等几乎所有的城市居民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五四运动的浪潮。

——李东朗《五四运动与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

材料四   《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歌声,便很快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无论他是哪一个民族的中国人,都会有人唱它。

——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1)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一的表格补充完整。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五四运动超越公车上书运动的主要表现,并概括出五四运动的核心价值。
(3)根据材料四,指出民族团结在抗战时期呈现的新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中华民族觉醒和团结的主要因素。
19-20八年级上·内蒙古赤峰·期末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五四运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主题运动学习西方内容

救亡图存
洋务运动器物
戊戌变法1
2
新文化运动思想文化

(1)依据所学知识将材料一的表格补充完整。、

材料二       在山河破碎、国家危亡、是非颠倒、民族蒙耻之际,中华民族淤积已久的爱国激情猛烈地迸发出来。以学生为先锋的民众运动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展开,并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大中城市。据统计,运动波及全国 20 多个省的 100 多个城市, 处于抗争中心的山东、长期遭受日本侵略的东北和上海郊区等地的农民也参加了斗争。除少数亲日派当权者外,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工商业者等几乎所有的城市居民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五四运动的浪潮。

——李东朗《五四运动与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


(2)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依据材料二归纳五四运动的特点。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共工农党员比例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变化原因。

材料四

史实①史实②史实③史实④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炮轰东北军北大营,占领沈阳城。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实行“兵谏”,扣押了蒋介石。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悍然炮轰宛平县城和卢沟桥。中国守军第29军奋起抵抗。

1938年春,日军南北对进,夹击徐州。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血战临沂、滕县、台儿庄等地。

(4)从材料四记述的史实中任选其一(史实①除外),说出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及这一事件对于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和抗争中不断走向觉醒和团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要知道,在当年,一个国家落后,不仅仅会招致侵略,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国人的民族情感和国家意识的淡薄。关于这种情况,我们只要拿1895年的公车上书运动与1919年的五四运动略做比较,就可以明了其中原委。……(前者)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反响。……(而后者)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其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政府官员,更有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包括工人和店员卷入其中。不仅其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运动不知多少倍,而且其影响也大得太多了。

——杨奎松《何谓民族主义及我们应该怎样爱国?》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超越公车上书运动的主要表现。

材料二   《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歌声,便很快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无论他是哪一个民族的中国人,都会有人唱它。……(1937年)9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布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该《宣言》强调国共合作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前途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2)根据材料二、指出民族团结在抗战时期呈现的新特点。

材料三   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

——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

(3)根据材料三、指出家国观念的新内涵。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时代强调家国情怀的现实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中华民族觉醒和团结的主要因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