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189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就重视与边疆少数民族的交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唐朝宰相共有369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士为24人,占6.5%.这在历代汉人王朝中是较为罕见的。


(1)从材料一中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结合所学,思考唐朝在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上的政策是怎样的?

材料二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尊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送至雄州交割。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涉及的是哪两个政权?

材料三   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形成割据分裂局面;二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


(3)依据材料三,说说唐朝和北宋时期我国分别属于“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的哪一种。
(4)元朝在中央设立哪一机构来管理西藏?分析宋元时期我国民族融合出现高潮的原因。
19-20七年级下·山西吕梁·期中
知识点:唐朝的民族政策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长期以来,各民族互相融合,互相促进,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灿烂历史。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中原政权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第二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形成割据分裂局面。第三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

材料三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共尊诚信,虔奉欢盟,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只令三司搬差人送至雄州交割。

——《宋史》


根据材料,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图一与图二分别属于“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发展模式”的哪一种模式(答第一种或第二种)?今天的藏族在当时叫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图一中原王朝在处理边疆少数民族关系时采取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使得当时的统治者被少数民族尊奉为什么(称呼)?
(3)图二的金政权与南宋政权形成对峙局面,双方领土分界线划定在哪里?
(4)材料三中的“誓书”历史上称为什么?说说辽与北宋签订“誓书”的意义是什么?
(5)结合材料,说说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对现在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