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05
文艺作品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折射出社会的变迁。

材料一字里画间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将材料中的信息补充完整。从历史发展进程的角度说明这组文艺作品的创作背景有何共同之处。

材料二珍贵影像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出雅尔塔会议决定二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的名称。这一组织自成立以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首要责任是什么?

材料三歌以咏志

序号

歌曲名称

创作背景

《义勇军进行曲》

诞生于1935年,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作用,“一二·九”运动中,北平学生高唱此歌,掀起抗日救亡的热潮

《团结就是力量》

在1943年抗战最艰苦的时候,为配合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的减租减息运动而创作,号召各方团结起来、坚持抗战、争取胜利

《松花江上》

在日寇大举侵华的紧要关头,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乃至全国人民的悲愤情怀,点燃了中华大地的抗日烽火

《保卫卢沟桥》

描述了七七事变中,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和全民族抗日救亡热情的高涨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从②一④三首歌曲中任选一首。仿照示例说明与歌曲相关联事件的重要意义。
示例:①《义勇军进行曲》
事件意义:“一二·九”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材料四创意空间



(4)结合所学,从国家发展的角度说出中国多次成功举办或成功申办国际盛会的主要原因。这些国际盛会的举办或即将举办,向世界展现了一个怎样的中国?
2020·北京东城·二模
知识点:七七事变俄国农奴制改革德日投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和平·合作·和谐

1955年4月18日亚非国家首脑会议在印尼万隆开幕。伊拉克代表当天就作了以反共为主调的发言,第二天菲律宾和巴基斯坦的代表也加入了反共合唱。周恩来在大会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他指出亚洲国家间有求同存异的基础,应当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在周恩来的努力推动下,一些亲西方的代表改变了态度。万隆会议的反殖民主义主题得到了突出,和平共处的各项原则被写入了公报。中国的对外政策进一步为亚非各国所了解,中国的国际地位明显得到了提高。

——摘编自杨奎松《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


(1)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括号内划“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括号内划”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划“○”。
①万隆会议与会各国自始至终对中国表示友好和支持。
②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发挥了其高超的外交艺术。
③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④和平共处原则成为万隆会议与会各国友好合作的基础。
⑤万隆会议后中国与埃及建立了外交关系。

20世纪70年代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部分国家

建交时间建交国家
1972年英国、荷兰、希腊、德国、卢森堡、澳大利亚、新西兰
1973年西班牙
1979年葡萄牙、爱尔兰

(2)上表中,1972—1979年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从发展情况看属于哪类国家?这一时期出现与中国建交的热潮,与哪一历史事件紧密相关?这一事件有何重要意义?

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这是建国以来由中国首倡、中国主办的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多边外交活动,是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的重要标志。


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这场盛会是我国今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是一次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国际盛会。


(3)结合所学,请你说出“一带一路”的全称。从中国发展角度指出中国能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主要原因。

(4)“一带一路”建设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倡议提出六年来的成果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依据材料,参照示例,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下面空格中。(A、B、C三个空格处均只填一个序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海兴业路76号                                   浙江嘉兴南湖游船(复制品)
(1)指出材料一中图片见证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写出其历史意义。

材料二

①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从民族大义出发,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②图为1937年,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团发布命令,红军以军为单位改组为国民革命军编制(八路军和新四军),时刻待命奔赴抗日前线。③1938年,毛泽东集中全党智慧,发表《论持久战》,成为指导全国抗战的军事纲领。图为《论持久战》封面。
④1935年,中国共产党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和北平市大中学校爱国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号召国民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图为印发的传单《告全国民众书》。⑤抗日根据地军民展开人民游击战争,创造了地道战、水上游击战等多种对敌战法。图为根据地民兵制造的地雷。⑥为发动和组织广大农民,中共在抗日根据地进行政治改革,把落后农村变为先进的革命阵地。图为1940年根据地年画《实现民主政治选举村长》。

(2)以上材料中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史事是__________;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的史事是__________。(填写序号即可,多选、错选不得分)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选取至少两个史事加以阐述或说明。(观点正确,史论结合)

1931年日1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国共两党再次走向合作。中国人民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平学生“一二·九”爱国行动,迅速得到全国各地学生和各界民众的热烈响应和广泛同情与声援……从12月11日起,南京,上海,天津,武汉,杭州,济南、广州、西安、太原、重庆等30多座大城市的学生和各界群众,相继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救国集会游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民党的卖国行径。

——何泌《中共党史》

材料二: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部编版《中国历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日本陆军的主要力量一直到战争结束都在中国战场作战,据统计;1937年侵华日军为21个师团,1938年为32个师团,1939年为34个师团,1940年为39个师团1941年达到40个师团的兵力。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在中国战场仍保持27-29个战斗力最强的师团,兵力在1百万以上。……由于中国抗日战争极大地牵制,打击和削弱了日本法西斯的军事力量,不仅使日本法西斯无法调集它的陆军主力去阻止美英盟军的反攻和镇压亚洲其他国家人民的抗日运动,并为美英盟军和亚洲人民的反攻胜利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也迫使日本法西斯不能发动大规模进攻苏联的战争,从而使苏联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的危险。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结束。

——杨先材《中国革命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一二·九”运动的历史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国共两党这次合作后建立的统一战线的名称是什么?至此在全国形成了什么局面?
(3)材料三表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中国战场具有怎样的地位和作用?你认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