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76
在当今国际形势中,中国和美国是影响世界国际关系发展的主要国家,中美关系的发展也影响了世界国际关系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1 年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12月23日,在重庆召开了中、美、英三国军事代表会议,讨论了有关对日作战问题,并确定成立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总司令,成立三国代表组成的联合作战参谋部,由史迪威任中国战区的参谋长。

——据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及启示》整编

材料二:就中美关系而言,由于杜鲁门政府在解放战争时期对蒋介石政权给予支持和援助,所以新中国成立后两国之间实际上处于一种彼此敌视的状态。……及至朝鲜战争爆发,华盛顿决策层旋即改变了对全球冷战对抗局势的看法,决心通过战争对朝鲜半岛实施遏制战略。……朝鲜战争爆发及中国出兵朝鲜,导致美国重新评估中苏关系性质及中国的实力,美国开始视中国为其在远东的主要敌手,选择了对华遏制政策。

——据邓峰《冷战初期东亚国际关系研究》

材料三:与美国关系正常化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迈向世界的关键性第一步。……中国实现对外开放与现代化战略需要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如果说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只是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要动力之一;到了90年代,改革开放则成了发展中美关系的最主要动力。……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提供了制度保证。

——《当代世界: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中美关系》

材料四:当前中美经常性的经贸摩擦,反映两国经济关系的密切。中美经济对双方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贸易中产生的问题,双方只有理性面对,在经常性的协调和合作机制中,通过平等协商的办法加以妥善处理。中美双方都应该摆正心态,采取合作,尊重的态度,才能更切实地找到两国利益的平衡点,才能达到双赢。

——《从辩证关系看待当今大国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材料一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关系的特点和形成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关系对中国和世界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的特点,并归纳材料二阐述的影响中美关系变化的主要事件。
(3)指出材料三“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起始事件,并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与中美关系发展的相互关系。
(4)结合材料四、所学知识和当今的国际形势,谈谈中美正常关系发展应采取的态度。
2020·广东肇庆·一模
知识点:抗战中的国际援助抗美援朝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美关系正常化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谈及这一点。中美两国冲突不对抗是世界人民的福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丑条约》签字现场

为对亚太地区重新“安排”,1921-1922年,美国主导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参会的九国签署了一系列包括专门针对中国问题的条约,但作为参与国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却反受其害。

——摘自《新课程历史学习报》(2011年14期)


(1)《辛丑条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怎样的危害?材料一中,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条约是什么?为什么说中国“反受其害”?

材料二   1941年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12月23日,在重庆召开了中、美、英三国军事代表会议,讨论了有关对日作战问题,并确定成立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总司令,成立三国代表组成的联合作战参谋部,由史迪威任中国战区的参谋长。

——据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及启示》整编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原因。随后哪一文件的签署体现了中美关系的转变。

材料三   



(3)朝鲜战争中国胜利给中国带来哪些积极影响?从图1到图2,中美关系发生怎样变化?

材料四     当前中美经常性的经贸摩擦,反映两国经济关系的密切。中美经济对双方的重要性与俱增。贸易中产生的问题,双方只有理性面对,在经常性的协调和合作机制中,通过平等协商的办法加以妥善处理。中美双方都应该摆正心态,采取合作,尊重的态度,才能更切实地找到两国利益的平衡点,才能达到双羸。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未来的中美关系怎样才能健康稳定地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1942年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12月23日,在重庆召开了中、美、英三国军事代表会议,讨论了有关对日作战问题,并确定成立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总司令,成立三国代表组成的联合作战参谋部,由史迪威任中国战区的参谋长。

                              ——据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及启示》整编

材料二   与美国关系正常化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迈向世界的关键性第一步。……中国实现对外开放与现代化战略需要有良好的国际环境。……

如果说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只是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要动力之一;到了90年代,改革开放则成了发展中美关系的最主要动力。……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提供了制度保证。十四大后中美关系之间的贸易、投资、技术合作迅猛发展。                            

——《当代世界: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中美关系》

材料三   历史表明,每当两国对涉及对方核心和重大利益的问题处理得比较好,中美关系就比较顺畅和稳定。反之则会麻烦不断。我们希望美方始终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精神,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以实际行动反对“台独”,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2012年2月15日习近平在美国友好团体欢迎午宴上的演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原因,并概括当时中美关系转变的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正常化始于何时?根据材料二,归纳中美关系与中国改革开放之间的内在联系。
(3)根据材料三,指出在中美关系上中方的核心和重大利益问题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中美关系顺利、稳定发展的前提是什么?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者之间的历史恩怨纠结,深刻的反映了时代的背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2年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12月23日,在重庆召开了中、美、英三国军事代表会议,讨论了有关对日作战问题,并确定成立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总司令,成立三国代表组成的联合作战参谋部,由史迪威任中国战区的参谋长。

——据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及启示》整编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中美关系转变的具体表现。

材料二:与美国关系正常化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迈向世界的关键性第一步。……中国实现对外开放与现代化战略需要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如果说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只是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要动力之一;到了90年代,改革开放则成了发展中美关系的最主要动力。……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提供了制度保证。十四大后中美关系之间的贸易、投资、技术合作迅猛发展。

——《当代世界: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中美关系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标志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事件是什么?依据材料二,归纳中美关系与中国改革开放之间的内在联系。

材料三:历史表明,每当两国对涉及对方核心和重大利益的问题处理得比较好,中美关系就比较顺畅和稳定。反之则会麻烦不断。我们希望美方始终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精神,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以实际行动反对“台独”,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3)根据材料三,指出在中美关系上中方的核心和重大利益问题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中美关系顺利、稳定发展的前提是什么?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