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8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末年的读书人认为,科学技术除了能为百姓带来富足的生活之外,还能够帮助士人实现他们的社会理想。当时《天工开物》作者编写此书目的就是为了富国强民,但统治者自始至终认为科学技术是“奇技淫巧”,所以明清不注重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

——《中华科技史》

材料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惨败让清政府中的有识人士意识到若要重振国威,必须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主要发展军用工业。后期以“求富为目标,主要发展民用工业。还兴建起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在向欧美派去了留学生的同时,还设立了各种实业和军事学堂。

——《“洋务运动”伪命题》

材料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表

类别时间国家发明者发明成果
能源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电机
1882年美国爱迪生纽约市发电厂
交通1885年德国卡尔·本茨和戴姆勒汽车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飞机

——《第二次工业革命史》汇编


(1)写出材料一中《天工开物》的作者。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洋务运动从哪些领域进行改革?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洋务运动对中国产生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发出的新能源有哪些?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注意史论结合)
(4)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人类科技的发展历程中得到哪些感悟与认识?
19-20九年级下·广西北海·阶段练习
知识点: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七世纪的英国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爵士在他的著作中写道:“印刷、火药与指南针这三种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局面”。现代的学者们同意这种看法,认为纸与印刷的发明使学习知识普及化;火药的发明促进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指南针的发明使航海家能够发现新大陆,使人类的视野扩大,开发新大陆的资源,促进自由市场的发展。

——摘自陈慰中《中国科技论坛·科技与中国之命运》

材料二   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欧洲思想解放的潮流催生了许多顶天立地的科学巨匠。殖民掠夺、奴隶贸易和圈地运动使资本主义国家拥有了大量资本和廉价劳动力,奠定了工业革命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和新的社会需要又推动了科技创新,而科学技术领域的突破最终引发了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摘自岳麓书社《历史必修三·文明发展历程》

材料三   表3近代以来东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部分重要科技成就

时间科技成就主要发明者/机构所在国家
1866年第一部发电机研制成功西门子德国
1879年人类第一盏有广泛实用价值的电灯研制成功爱迪生美国
1886年世界上第一辆单缸发动机三轮汽车试制成功卡尔·本茨德国
1903年第一架可操纵载人动力飞机试飞成功莱特兄弟美国

材料四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能单就经济总量大小而定,一个民族是否强盛也不能单凭人口规模、领土幅员多寡而定。近代史上,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习近平说,这是历史告诉我们的真理。

——摘自新华网《“大国重器”,习近平为何如此重视》


(1)谁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根据材料一,指出“纸与印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3)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科技成就主要集中于哪两个国家?根据材料三说说,科技如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4)根据材料四,说说我国重视科技创新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在15-16世纪,随着沟通东西方之间、新旧大陆之间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也随之出现。16-18世纪,西欧国家海外贸易与殖民活动的展开,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18世纪中期开始的工业化运动,以它所提供的空前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物质手段,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发展与成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即西方国家工业化获得巨大成就和垄断之确立之际,在西方国家统治、控制落后农业国家和地区的条件下,终于形成了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从而实现了近代世界经济的整体化。

——周友光《两次工业革命概述》

材料二:(根据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材整理)

第二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表(部分)

时间发明者国别发明成果
1867年诺贝尔瑞典现代炸药
1883年戴姆勒德国汽油内燃机
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期爱迪生美国耐用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等,一生取得一千多项发明专利
19世纪80年代本茨德国制造世界上第一辆内燃机汽车
1903莱特兄弟美国设计制造试验飞机

材料三: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兴产业部门,信息技术产业已被人们从第三产业中独立出来,作为第四产业。科技革命造成的新的技术水平,使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很少能单独全面开发新产品,因此必须进行产品零部件开发的国际合作。

——摘编自王春明《科技革命的历史轨迹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宋元时期的哪一科技发明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技术支持?
(2)根据材料二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呈现怎样的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主要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以来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朝什么趋势发展?请你谈谈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一趋势?
科技改变世界,科技引发革命。回望历史,可见一次次科技革命,改变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引起国家力量兴衰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在这两次工业革命中一系列新交通工具的发明,使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立体交通的出现,拓展了人类生活的空间范围,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历史必修第三册》

材料二: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19世纪前50年,英国人口从约900万增加到约1800万。19世纪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行大众教育,而且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规模越来越大。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部编版)

材料三: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的发展走出一国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材料四:1913年英、法、美、德经济实力对比表


材料五: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交通工具各一例。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工业革命后社会发生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两点特点?其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新技术是什么?列举这一方面的发明成果一例。
(4)材料四的表格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材料五所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材料五中可以看出帝国主义国家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什么?该战争对世界有何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