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5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所反映的内容与宋朝在政治上实行的哪一政策有关?

材料二   宋元时期,在工商业发达的基础上,海外贸易有所发展,由于当时西夏、辽、金、蒙古与宋对峙,宋军费支出浩大,不能不谋求广开财源,注目于发展海外贸易。南宋偏安江南之后,中西陆路交通几乎断绝,海外交通空前发达。

——摘自《中外文化交流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和海外交通发展的原因。

材料三   见下图


——摘自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材


(3)政权并立是这一时期的特征之一,上图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四   下表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据点比例对照表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4)人口数量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表1所示内容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历史现象?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5)请你谈谈上述内容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有哪些启示?
18-19七年级下·福建龙岩·期中
知识点:宋金和议经济重心南移海外贸易的兴盛(宋)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唐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昌盛的两个朝代,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都有很大建树。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材料三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诗中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材料四   两宋时期,在工商业发达的基础上,海外贸易有所发展,由于当时西夏、辽、金、蒙古与宋对峙,宋军费支出浩大,不能不谋求广开财源,注目于发展海外贸易。南宋偏安江南之后,中西陆路交通几乎断绝,海外交通空前发达。

——摘编自《中外文化交流史》


(1)根据材料一,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是什么?为落实这个治国思想他重用了哪些贤臣?
(2)根据材料二,诗中描绘了的什么样的社会景象?是哪个皇帝在位的?
(3)根据材料三,说明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现象有何影响?
(4)根据材料四,指出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和海外交通发展的原因。
(5)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上述内容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哪些启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