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0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唐朝某位高僧西行之前,国人称印度为天竺。此外,印度还有“身毒”“贤豆”等叫法。该高僧在求法时发现这些称呼都不准确,认为译为“印度”比较合适。他回国后,这一译法逐渐流行,沿用至今。

材料二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有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材料三 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元代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达到了“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的地步。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影响最大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

——摘编自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1)材料一中的“高僧”是谁?
(2)根据材料二写出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的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其变化的原因。
19-20七年级下·江西赣州·单元测试
知识点:玄奘西游海外贸易的兴盛(宋)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