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8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网络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捷,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平等、自由交往的平台,但同时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等信息屡禁不止。为提升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使网络更加安全、开放和便利,2017年6月1日起,我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材料二 2018年4月25日,“2017年度云南十大法治新闻人物”在昆明海埂会堂举行颁奖典礼。他们中有的是忠诚履职、廉洁奉公的执法者;有的是来自基层的平凡英雄;有的出生入死战斗在禁毒斗争第一线……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令人肃然起敬。在他们身上,体现着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彰显着对法治的信仰和坚守,闪烁着人性至善的光芒,凸显了公平正义的力量。


(1)观点一:网络应该是自由的天地,不应该受限。观点二:网络虽自由,但须法律来保障。你赞同上述哪个观点?请根据法治与自由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2)在生活中,个人应该怎样坚守公平?怎样守护正义?
18-19八年级下·全国·单元测试
知识点:法治与自由的关系个人维护公平个人守护正义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拓展了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空间,同时也引发了全社会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问题的关注。2023年9月20日国务院第15次常务会议通过《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第十六条学校应当将提高学生网络素养等内容纳入教育教学活动,并合理使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上网习惯,培养学生网络安全和网络法治意识,增强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判断能力。   第十九条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专门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智能终端产品应当具有有效识别违法信息和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权益、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便于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等功能。

(1)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该《条例》施行的必要性。
(2)请从“合理利用网络”的角度给沉迷网络的未成年人提几点建议。

材料二   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条规定: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人、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对此,有的同学认为:带手机进校园是我个人的自由,不必小题大做。


(3)结合自由与规则关系的知识点,分析上述同学的观点。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