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分析说明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9
【航天科技出新绩】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七号,感动中国的中国航天人众志成城,犹如捆绑式火箭,汇成托举神舟飞天的强大力量。近年来,中国航天科技进入“井喷”时代。202310月,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搭载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顺利升空。2021年,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2019年“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2020年“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开始了我国自主发展的深空探索之旅……在这背后,一大批年轻的航天科研人员,恪尽职守、加班加点、相互合作、默默奉献,抛开个人名利,寻求科技报国。其中,“摘星星的妈妈”王亚平更是感动了无数人,她是中国第一位在轨超过100天的女航天员,因为训练和任务,5岁的女儿经常见不到妈妈,但是孩子却懂事的理解妈妈的神圣使命。

(1)优秀的中国航天团队也成就了一批批优秀的航天员,请你结合材料说明集体生活对个人成长有何影响?
(2)航天人不计个人名利和付出,全心守护祖国航天梦。感动中国的背后说明了什么道理?
23-24七年级下·山东东营·期中
知识点:集体生活满足个人的情感需要集体力量的来源及作用集体生活对涵养品格的作用集体生活对发展个性的作用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航空航天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要求紧扣材料,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举国欢庆】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航天员安全顺利出舱。这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上进入太空飞船人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一次,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又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性的成就。


(1)这件举国欢庆的喜事带给你哪些情感?

【理性说说】

“摘星星的妈妈”王亚平在此次航天中,创造和刷新了多项纪录,表现“亮眼”。王亚平已经刷新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新纪录——198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航天员出舱进行太空活动,截至目前,王亚平成为了全球第十六位、亚洲第一位完成太空行走的女航天员,这是一项可以载入史册的行动。

很多女同学纷纷兴奋地表示梦想成为一名女宇航员。小南淡定地说:女生也一样可以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但我并不认同每个人都要成为宇航员,我们应该做的是学习宇航员的精神,不断超越自我。


(2)小南的观点体现了什么思维?我们该如何培养这种思维?

【感悟践行】

2022年6月4日,神舟十四号发射成功。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四号,代表中华民族叩访“天宫”的虽然只有十余位航天员,但为这些航天英雄搭建“天梯”的人,又何止万千! 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的鼓舞下,众志成城的中国航天人,犹如捆绑式火箭,汇成托举神舟飞天的强大力量。


(3)结合材料,分析神舟团队的成功对我们建设美好集体有什么启示?
【星辰大海筑梦航天】

材料   航天梦,中国梦。为了让同学们了解神舟飞天的进展情况,在心中种下热爱科学、追寻梦想、探索未知的种子,某班同学进行了时事播报。

中国航天再传捷报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全部安全顺利出舱。183天的太空之旅,航天员先后进行了2次出舱活动,2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以及一系列别具特色的科普教育活动。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将在太空“出差”近6个月后,迎来神舟十五号飞船对接空间站,首次实现两艘载人飞船同时在轨。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次次在浩瀚太空刷新“中国高度”。 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中国载人航天事业逆风起飞,突破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用不到30年时间跨越了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在太空中一次次刷出中国新高度。同时也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一代代航天人正是在载人航天精神激励下,犹如喷薄而起的捆绑式火箭,汇成托举神舟飞天的强大力量,正一步步走进属于自己的太空家园,实现中华民族的航天强国梦。


(1)材料体现了我国怎样的科技现状?
(2)“中国航天再传捷报”得益于我国实施了哪些战略?(写出一个即可)
(3)有人说,自主创新是中国载人航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结合“中国高度”评析这一观点。
(4)联系“中国力量”,运用民族精神的知识,说说我们必定能一步步实现航天强国梦的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