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探究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2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4年3月4日“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揭晓。某校九年级(3)班召开“团队呼唤工匠精神”主题班会。

【英雄来自平凡】

新疆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变压器厂工艺技术员、特级技师张国云当选“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张国云毕业后入职特变电工,他坚信只要自己努力一定能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在单位老师傅和伙伴的帮助下,他取得惊人的进步。他靠着热爱、努力和钻研,把这份普通工作干成了一番事业,他用实际行动坚持“国之需要,我之理想。”在世界首条正负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他用自己研究的高频焊接技术成功解决了变压器线圈绕制环节的难题,再次将中国的输变电技术提升到新高度。

(1)结合张国云的成功之路谈谈你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他的逐梦经历告诉我们在确立梦想时要注意什么?

【集体铸就大国工匠】

单位不仅搭建了技术创新交流的良好平台,也培养了一批像他一样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绕线骨干队伍。在这个团队里,他们相互帮助,一个一个的成长起来。他靠着一双手、一把量尺、一把皮锤、一个手电筒,扎根团队25年,在集体中完成了从一名普通学徒到变压器绕线核心技术员,到世界首台套产品绕制能手、高级技师,再到大国工匠的蜕变。

2018年,突如其来的白血病打乱了张国云的工作和生活。1年里2次手术、9次化疗、10次骨髓穿刺、6次腰椎穿刺,医生精湛的医术,单位领导和同事的爱心捐助……1年后,张国云战胜病魔,重返工作岗位。

(2)优秀的团队成就了一批优秀的成员,请你说明集体生活是如何成就个人的。张国云同志闯过人生一道道难关,他是如何增强生命的韧性?
2024·新疆阿克苏·二模
知识点:荣誉称号少年梦的特点及作用努力的基本要求正确对待挫折的方法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集体生活对涵养品格的作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不忘百年奋斗路,接续赶考新时代。
某校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活动,同学们制作了宣传展板。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实现了四个飞跃。


(1)结合所学知识,请完成①横线处的填空。

【眺望前方的奋进路】

全党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2)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为了学习榜样、汲取榜样力量,学校向同学们征集建议重修校园文化墙。

“时代楷模”彭士禄

他一辈子干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二是建核电站。他带领团队从零起步,埋头苦干,使得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四年后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创造了世界核潜艇史上罕见的速度;之后作为我国核电发展的拓荒牛,指挥自主设计建造我国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实现了核电由原型堆到商用堆的重大跨越。


他说,我只是一个普通党员,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足矣!
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艾爱国72 岁的他,50 余年坚守焊工岗位,通过千百次
实验,找到和钢材料最匹配的焊接方式。他攻克 400 多项国家重点行业焊接技术难题,创造经济效益8000 多万元。他乐于传帮带,带着徒弟破解焊接难题,是当之无愧的焊接行业领军人

他说,焊工是易学难精,要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只要国家有需要, 就一直干下去。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江梦南

她半岁时失聪,通过读唇语学会听说,跨越学习难关。她探索出和健全人一样广阔的世界,和同学一起上课、做实验、运动娱乐。完成本硕学业后,又如愿考上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大学期间,她多次到特教学校做义工,鼓励和帮助残障儿童。


她说,知命不惧,日日自新。我从来没有因为听不见,就把自己看成了一个弱者。我相信自己不会比别人差。
(3)请从上述人物中任.选.一.个.推荐给学校,运用所学知识写出推荐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十分关心、高度评价大国工匠,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习近平要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饱含着对全社会以实干攻坚克难、以实干创造未来的般切期待。

材料二   202431日,10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在四川省成都市揭晓。大国工匠”2023年度人物李辉,是南方电网云南昆明供电局继电保护工,特级技师。

一台旧电脑和一颗好奇心?

“1998年,我的工资一个月只有八九百元,而这台电脑我花了18000元,在当时算是一笔巨款,就是为了方便随时能在电脑上画电路图。李辉说。1992年,李辉中专毕业后,进入昆明供电局,成为继电保护班的一员,除了掌握操作技能,李辉对继电保护设备工作原理非常着迷。他买来一大堆继电保护装置相关的元器件和前沿专业技术资料,在家里搭起了一个实验空,利用业余时间搞研究。凭着这样一股敢于向教科书发起挑战的劲头,李辉一直保持着学习的热情。30多年来,继电保护经历了从电磁型保护到整流型保护,再到晶体管、集成电路、微机保护、智能化保护的技术迭代。每一次技术革新,他都追赶着变化,不断更新知识。

两块电路板和一颗执着匠心?

李焊对创新的执着,始于热爱,终于坚持,成于应用。工作32年,李辉几乎一直从事着生产一线技术工作,只有短暂的两年时间从事管理工作,期间他觉得不太适合,就主动申请回到技术岗位。他常常跟年轻人说,要干一行、专一行、爱一行,不要受名利的干扰,半途而废。

一个梦想和一颗报国初心?

多年来,李辉的心里不仅有小发明”“小创造”,还装着发展大局。在一次变电站技术改造中,由于引进的国外技术、设备较多,他和团队吃住在变电站一年多才完成任务。这次技改让他陷入长久思考,他意识到,关键设备、关键器件、关键系统上要提高国产化率,将来才能不受制于人。从那时起,他在心里种下一个梦想中国芯嵌入继电保护装置。自从业以来,李辉带领团队先后完成技术攻关60余项,完成37座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

从学徒工到技能专家,从一线工人到大国工匠”,李辉32年坚持做的一件事就是创新。他说:我认为工匠精神的基石是敬业、灵魂是创新,发明创造和创新工作不只是科学家、工程师的事情,一线工人在生产实践中也可以做到。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二,分析李辉的事迹对我们的启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