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分析说明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6
清明节期间,扬州某中学以“清明祭英烈弘扬民族魂”为主题,组织师生到江上青烈士史料陈列馆瞻仰、凭吊。下列是同学们从七个展厅中整理出的“江上青烈士生平简介”;

一腔赤诚一片丹心

江上青,中学时代投身学生运动,从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共党员,逐渐成长为我党优秀干部。他坚守马克思主义,积极传播革命火种,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他两次被国民党关押,狱中面对严刑拷打,大义凛然,坚贞不屈。他宣传抗日救亡,积极开展统战斗争,并牺牲于开辟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第一线,年仅28岁的他用生命践行了为天下人谋永久幸福的誓言。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江上青的奋斗历程是如何体现伟大建党精神的?
(2)简要说说江上青的奋斗一生对我们活出生命的精彩有着怎样的启示?
2024·江苏扬州·一模
知识点:让生命充盈的路径人与人需要彼此关切在平凡中创造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表现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表现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飞天梦想,中国精神】

从“嫦娥奔月”到“万户飞天”,中华民族的飞天梦延续千年。2021年10月15日晚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意味着中国走在全球太空探索前沿。

材料一   中国载人航天之路是一条建立在完全独立自主基础上的自主创新道路。广大科技工作者勤于探索、勇于创新,攻克了许多宇航界公认的尖端课题,不仅获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而且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要求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展示了中国航天人卓越的攻关能力和创新能力。

材料二   中国航天创建65年来,取得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北斗导航、嫦娥探月、天问探火为代表的一系列辉煌成就。这些年,中国航天员队伍接续飞行,一次次代我们为国出征、触摸浩瀚宇宙,一次次在太空中飞出中国高度、刻下中国足迹。他们的背后,站立着无数矢志奋斗、默默坚守的科研人员。这些忠诚和担当,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不断书写着建设航天强国的新篇章。

材料三   一位航天人如此深情地写道: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成功,是靠一代代航天人的汗水和泪水换回来的,是靠全国100多个行业、3000多个单位、几十万科技大军团结协作干出来的。“我们有幸成了踩路石,不管春露秋霜,无论冬来夏往。因为石子的承受,才有了人走的路,相伴着人生辉煌……”


(1)结合材料,谈谈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如何体现中华文化血脉的延续?
(2)根据材料,中国航天的创新之路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有什么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在实现2035远景目标、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也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回望昨天、奋斗今朝,是为了创造更好的明天。

【回望来时的路:雄关漫道真如铁】

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救国大业。

改天换地: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兴国大业。

翻天覆地;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推进富国大业。

惊天动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推进并将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强国大业。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分析说明中国为什么能够从“开天辟地”到“惊天动地”?

【正视脚下的路:长风破浪会有时】

回望“十三五”砥砺前行,展望“十四五”开拓创新。

阅读“十三五”期间主要成就材料学科解读
国内生产总值从不到70万亿元。增加到超过100万亿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消除绝对贫困5575万农村贫团人口实现脱贫,96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摆脱了“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困境,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
在载人航天、揽月工程、深海工程、超级计算机、量子信息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区域重大战略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对外开放持续扩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2)运用学科知识,解读材料,完成上面问题。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