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分析说明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0
这个暑假,电影《孤注一掷》的爆火,让网络诈骗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某校为增强中学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搜集了以下资料,请你参与。

【天上馅饼,地下陷阱】

15岁的小谢上网时,刷到一条做兼职,高回报的弹幕广告,随即根据广告信息和业务员进行入职交流。交流后,小谢意识到该业务员实际是电信网络诈骗分子。但为了高回报”,小谢还是在业务员的指引下,参与了电信网络诈骗。据统计,小谢共协助诈骗分子拨打了30多个电话)兼职赚到130元,造成1名事主无辜受骗2万多元。最终,接到报案的公安机关,根据线索将小谢抓获。被抓后的小谢后悔不已,作出了深刻的反思。

【多管齐下,天下无诈】

电信网络诈骗原因分析
其他
完其立法,惩治诈骗20229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套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已于2022121日正式实施。该法立足环节、全链条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精准发力,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筑牢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治防火墙。让不法行为失去藏身之所”,早日实现天下无诈
警方执法追责有难度
民众防骗意识不足
电信诈骗低成本、高回报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多行业多要台宿取、斯走、寒改个人信息
(1)请从公民权利义务角度思考小谢应该作出哪些反思?
(2)请结合材料分析,让不法行为失去“藏身之处”,早日实现“天下无诈”的有效路径。
23-24九年级下·重庆沙坪坝·阶段练习
知识点:树立法治意识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公民行使权利的界限违反义务须承担的责任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活动:某校正在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七年级(1)班同学准备制作以“青春无诈”为主题的班级宣传栏,并搜集了以下素材,请你参与。

素材一   2023年2月17日,中国银联发布《2022年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67.1%的被访者表示曾遇到过电信诈骗,22.6%的被访者表示财产受到了损失,受损人群占比较2021年增长了8.6%。受害者的平均损失金额为2759元,也较去年增长了1109元。短信、电话和微信是诈骗信息主要传输渠道。

图:诈骗信息接收渠道(%)


   

基数:收到过诈骗信息的被访者(62,755)


(1)结合素材一信息,请你为班级宣传栏设计两条标语。

素材二   2022年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该法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让不法行为失去“藏身之所”,早日实现“天下无诈”。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1条

为了预防、遏制和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加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2)结合所学法律知识,请你分析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诞生体现了哪些观点。

素材三   为进一步学习和宣传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筑牢全民反诈“防火墙”,同学们在宣传栏中特别设置“反诈小锦囊”栏目。

反诈小锦囊


增强反诈意识:___________________
践行反诈行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事例,请你从“增强反诈意识”和“践行反诈行为”两个角度完成上图“反诈小锦囊”。
全民反诈,勠力同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群策·制定良法】   材料二   【群力·厉行法治】

一个电话、一条短信,或冒充客服退货退款、或冒充公检法人员威吓哄骗,一次“中奖”带来了一连串陷阱……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高发态势。在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深入研究论证、反复修改基础上,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这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的法律,立足各环节、全链条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精准发力,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2022年12月1日,该法施行以来,多地已依法开出“罚单”,取得了有力的惩治效果。

近年来,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活动。今年6月15日,中央宣传部、公安部又联合启动“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根据活动安排,各地各部门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编犯罪“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的“五进”活动。“国务院建立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机制,统筹协调打击治理工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发挥审判、检察职能作用……。”

材料三   【群智·增强防骗】

“利不贪,法莫忘”,增强防骗“免疫力”,我应该……


(1)材料一中“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属于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哪一形式?这种形式有何意义?
(2)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请结合材料一分析《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是良法的依据。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厉行法治的角度说说如何构筑反诈安全防线。
(4)请你从自身实际出发,说说该如何增强防骗免疫力?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