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分析说明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6
中学生小余喜欢看《以案说法》节目,还经常参与节目互动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一期案例的主角是两个未成年人,以下是两位当事人的讲述。

小秦:我是一名13岁的中学生,几年前爸妈离婚,我和妈妈一起生活,每次去找爸爸要抚养费都被他给骂了回来,我和妈妈也无可奈何。后来妈妈再婚后也不怎么管我,我逐渐迷上了打游戏、刷视频,经常一玩就忘记了时间,吃饭、睡觉都顾不上,更别提做作业了。有位游戏好友说可以帮助我解除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限制,我信以为真,依照他的指示操作,结果被骗了4800元。

小明:我今年读高二,原本成绩不错,当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我有期徒刑一年,罚金一万元时,我整个世界都崩塌了!最初我骗游戏好友可以解除未成年人游戏时间限制本是和他搞恶作剧,没想到对方轻易就上了当,这让我萌生了以此“挣钱”的歪主意。我加了很多游戏好友并如法炮制,屡屡得手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我原本以为躲在屏幕后面不容易被发现,直到被警察抓起来,大好前程就此断送,我才如梦方醒,悔不当初!


小余看后感慨良多,想要通过节目的互动环节点评两人的行为,并分别谈谈他俩的经历给我们青少年的警示,请你帮他拟出要点。
22-23八年级下·重庆沙坪坝·开学考试
知识点: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预防犯罪的要求依法求助的途径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八年级(1)班社会实践小组以“文明上网,法不可违”为主题开展活动,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下列问题。

根据《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我国九成以上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超六成10岁以前“触网”,全国约有1亿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智能手机已成为未成年人上网的重要工具。

【文明上网】

同学甲:可以利用网络匿名的特点,随意发泄自己的情绪。网络是自由天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同学乙:现在网上信息多,游戏新奇刺激,好玩!可父母管得紧,我晚上偷偷玩一会,有时作业也来不及做。

【法不可违】

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老师讲述了下面一则案例:15岁的中学生陈某,原本品学兼优。自从有了父母奖励给他的手机后,一切发生了变化。他每天深夜不睡,玩手机游戏,在网上结识了一群“朋友”,开始无心学习,经常逃课上网,也不接受父母和老师的批评教育,常常向低年级同学索要钱物,稍有不从,就大打出手。辍学后竟发展到入室盗窃、拦路抢劫等严重违法行为。在一次持刀抢劫过程中他被公安机关抓获,人民法院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判处陈某有期徒刑6年。


(1)针对上述材料中甲、乙两位同学发表的意见,你要对他们说些什么?
(2)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讨论,陈某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这一案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请你写一个发言稿与大家分享。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法治观念,并培养同学们依法律己、依法维权的意识,某中学开展了以“与法同行”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
活动一   普法于心
学校邀请法治副校长段法官到学校和同学们座谈。
(1)座谈前,小智接待了段法官,接待时他在礼貌礼仪方面应注意些什么?(两方面即可)座谈时,段法官和同学们进行了互动交流,请你参与其中回答:
(2)小芳:凡是违法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吗?为什么?承担什么责任呢?
活动二   用法于行

到了法院,段法官给同学们讲解了法庭,还让同学们模拟审理了如下案件:15岁中学生陈某为了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作案多起,还把人打成重伤。小李作为审判长,对案件作出如下判决:陈某和另外两个朋友触犯了民法,应当受到罚款、有期徒刑等行政处罚;陈某属于未成年人,可以不用承担刑事责任。


(3)同学说小李的判决书有多处错误,请你指出来并改正。(两方面即可)
活动三   悟法于情

其实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他开始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4)陈某一步步走上犯罪的道路,我们从中应吸取什么教训?(三方面即可)
某中学准备举行“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要求围绕“未成年人犯罪”这一内容,给未成年人提出建议。八年级学生小何准备参加这一活动。作为好朋友,请你帮助小何按照要求完善撰写提案的过程。

【前期搜集】小何准备就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撰写提案。前期,小何在网上搜集了一些未成年人犯罪案例,下面是其中一个。

案例:小白原本是个懂事的孩子。进入初中后,小白觉得课程压力大,经常溜到校外去上网,还认识了几个新朋友。每次打完游戏后,还会与朋友一起“吞云吐雾”,到歌舞娱乐场所玩到天亮。为了搞到钱到网吧玩游戏,他和朋友开始向附近的小学生下手,抢他们的零花钱。对于那些反抗的,小白和朋友会对他们拳脚相向。随着年龄的增长,16岁的他胃口越来越大。在朋友的怂恿下,他屡屡盗窃网吧附近小区的电动车,并以低价卖出。最终,小白因盗窃罪被判刑。


(1)在犯罪之前,小白有哪些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深入调查】经过深入调查,小何发现,一方面,未成年人犯罪数量有所上升,且呈现低龄化趋势,尤其是未成年人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显上升;另一方面,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数量仍处于高位。


(2)请你从教材中找找导致“未成年人犯罪数量有所上升”的因素有哪些?

17岁的小李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犯罪,仍将手机、电子银行账户等交给诈骗分子操作,实施犯罪。经查,走账金额多达67万余元。鉴于小李认罪认罚,人民法院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拘役4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


(3)请运用所学法律的相关知识,准确分析小李获罪的原因。

【提出建议】通过搜集和调查,小何决定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未成年人如何预防违法犯罪

同学们,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未成年人如何应对违法犯罪

小陈放学回家经过一个偏僻工地的时候,发现一同学被几个社会青年围住。小陈环顾四周也没有看到其他人,于是快步离开工地,求助行人,并借用手机拨打了“110”报警电话。警察很快出警,同学得到了解教,避免了抢劫事件的发生。这个事例告诉我们,面对违法犯罪,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将上述空白部分的建议补充完整。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