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探究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30
【与法同行】

立法学法,严格执法,自觉守法。小秦和同学们积极行动起来,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加入以下项目小组,并完成相应任务。

【解疑释惑组】

爱国是每个公民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也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但是,从2024年开始,我国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对公民提出了要求。对此,小秦产生疑问:我国为什么要制定法律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从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历史传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打下了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把爱国主义教育与法治建设贯通起来、同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承融合起来,保障和推动以优秀传统文化涵育爱国主义精神、以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赓续中华文明基因、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具有重要意义。

(1)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小秦的疑问。

【人物宣传组】

202312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由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公室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总台社教中心承办的特别节目《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2023年度法治人物》在央视综合频道和社会与法频道播出。宣传组制作了以下展板:

绽放在办案一线的铿锵玫瑰
马玮玮扎根司法办案一线20年,先后办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涉案数额最大的明天系案、上海首起非法集资额过百亿元的申彤大大宝案及善林金融”“证大系”“安邦系等犯罪金额巨大、社会高度关注的金融犯罪案件。

倾心守护一方平安的铁娘子
加入政法队伍10多年来,王晶始终以忠诚践行使命,把职业当成事业,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努力成为守护平安稳定的尖兵。两年多来,王晶所在街道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779件,调处成功3752件,调处成功率达99.29%



               
刘均两次远赴贵州省龙里县开展法律援助服务工作,他走遍全县14个乡镇(街道)200余个村寨,共接待咨询群众2000余人次,免费代写法律文书300余份,办理案件316件。

(2)请你根据展板内容,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标题。

【案例分析组】

网络自媒体博主郭某某、何某某、付某某未尽信息发布核实义务,将开国少将何克希同志肖像用于指代负面形象历史人物的头像,造成恶劣影响。20231221日上午,杭州互联网法院对此案公开开庭审理,当庭判令三被告在国家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公益损害赔偿金共计15万元,用于何克希英雄烈士等的纪念、缅怀、弘扬及保护等社会公益事项。


(3)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汲取到哪些“法治营养”?

【法治践行组】

202411(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条例》的施行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

20231223日,《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达1.93亿人,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已达97.2%,几乎达到饱和状态。面对如此大的无人不网的群体,同学们准备向全校学生发出如下倡议。

倡议书
同学们:
你的学习生活是否被屏幕里的五彩斑斓所主宰,你的思绪又是否被手机里的大千世界所牵绊。为了引导广大青少年合理使用网络、远离网络糟粕,增强自身辨别是非、抵御网络谣言的能力。为此,我们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自觉遵纪守法,做网络文明践行者;
结交良师益友,
培养兴趣爱好,做健康生活倡导者;
主动接受监督,

(4)请将上面空白处补充完整。
2024·陕西西安·一模
知识点: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公民维护权利的途径和方式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表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与法同行知法于心】

材料一

202411日起这些法规“上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11日起施行,其中规定在每年1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国家和社会各方面举行多种形式的庆祝活动,集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自20241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条例提出个人信息处理者严格设定未成年人个人信息访问权限、开展个人信息合规审计的要求等;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网络欺凌行为的相关机制。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自202411日施行,聚焦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此次修订包括:压实政府责任,实施海洋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制;加强入海河流管理,协同推进入海河流污染防治等。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自202411日起施行,进一步扩大行政复议受案范围,除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行政行为外,还进一步将行政协议、工伤认定等五类情形列入行政复议受案范围。

(1)根据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与法同行、知法于心”这句话的理解。

材料二

从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历史传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打下了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把爱国主义教育与法治建设贯通起来、同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承融合起来,有助于赓续中华文明基因。

(2)从2024年开始,我国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对公民提出了要求。对此,小秦产生疑问:我国为什么要制定法律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请根据材料二回答小秦的疑问。

材料三

202411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条例》的施行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

20231223日,《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达1.93亿人,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已达97.2%,几乎达到饱和状态。面对如此大的“无人不网”的群体,同学们准备向全校学生发出如下倡议。

倡议书
同学们:
你的学习生活是否被屏幕里的五彩斑斓所主宰,你的思绪又是否被手机里的大千世界所牵绊?为了引导广大青少年合理使用网络、远离网络“糟粕”,我们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①树立健康生活意识,培养兴趣爱好,做健康生活倡导者;
②;
③。

(3)请将上面空白处补充完整。
与法同行
心存敬畏方行有所止,心中有法自当成方圆。小秦和同学们积极行动起来,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加入以下任务小组,并完成相应任务。

【理论学习组】在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时,同学们搜集了以下金句。

金句一   只要我们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

金句二   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


(1)请任选一则金句,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解。

【观点辨析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同开放相伴而行,对外开放向前推进一步,涉外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2023年,我国制定对外关系法、外国国家豁免法,涉外领域立法蹄疾步稳,为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外交斗争提供法律依据。

围绕上述材料,小秦和小善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并得到大家的认同。

我国不断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彰显了法治的重要作用。

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我们要敢于“亮剑”,坚决维护国家利益。


(2)请结合所学知识,分享你认同的理由。

【法律宣讲组】小组同学宣传环保法律法规时,搜集到以下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节选)


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从事航行、勘探、开发、生产、旅游、科学研究及其他活动,或者在沿海陆域内从事影响海洋环境活动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以外,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适用本法相关规定。
第三条   海洋环境保护应当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源头防控、陆海统筹、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第一百一十四条   对污染海洋环境、破坏海洋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一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请你依据以上法条,撰写宣传要点。

【人物推介组】2023年度法治人物揭晓,小组同学制作了以下展板,致敬榜样人物,传递法治力量。

热心公益,甘做法援路上的一盏明灯
两次远赴贵州省龙里县开展法律援助服务工作,刘均走遍全县14个乡镇(街道)200余个村寨,共接待咨询群众2000余人次,免费代写法律文书300余份,办理案件316件;在新疆组织设立“布尔津县法律人才培训基地”,帮助当地发展律师队伍。
舍身前行,用生命筑起平安堡垒
从凉山到眉山,蒋久华变换岗位,不变从警初心。从警20年来,先后办理行政案件500余起,参与侦破刑事案件410余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400余人。2023年4月,他英勇无畏、挺身而出,与犯罪嫌疑人展开殊死搏斗,最终壮烈牺牲。
______________
29年的日夜操劳,吴秋瑾高喊了29年的“我要用自己的力量将每一位失足罪犯改造成守法公民”的口号。坚持以爱心、耐心、细心教育改造女犯,让一个个失足罪犯走向新生,成功教育改造罪犯1900余人,即使身患“渐冻症”也依旧坚持岗位。

(4)请你根据展板内容,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标题。

【法治践行组】

时政速览


2024年1月1日,《未成年人①》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②,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旨在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2018—2022年,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从93.7%增长到97.2%,基本达到饱和状态。面对我国未成年人“无人不网”的新形势,同学们在暑假开展“健康上网”活动并向全校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倡议书


同学们:

近年来,一些青少年因受到网络的负面影响,身心健康遭到损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离。为了引导青少年养成健康文明的网络生活方式,营造一个安全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特发出以下倡议:


遵守网络文明公约,不发表有违社会公德或违法的言论;
增强安全自护意识,③_________;
养成健康生活方式,④_________。

×××

2024年3月1日


(5)请将上面空白处补充完整。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