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分析说明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0
【以案释法学以致用】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案例。

案例一   曾某针对谢勇烈士救火牺牲一事,在聊天群中发表侮辱性言论,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确认被告曾某的行为侵害了谢勇烈士的名誉,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责令被告曾某在判决生效7日内在市级以上媒体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1)请运用自由与规则的相关知识,对曾某的行为进行评析。

案例二   人民网消息,一名便衣女警追捕网络诈骗犯时意外摔倒,路边大叔邹治安见状,突然一个“扫堂腿”将网络诈骗犯撂倒,网络诈骗犯成功被擒。随后,邹治安默默离开。邹治安的行为被媒体报道后,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2)案例二中邹治安的行为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3)现今网络诈骗案件屡屡发生,广大青少年深受其害,为防止网络诈骗的侵害,小刚同学总结了几条防诈指南。请你结合实际,将空白处内容补充完整。
防诈指南示例:对陌生人,不要随意告知家中的基本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24八年级上·安徽池州·期末
知识点: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自由和社会规则的关系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意义和要求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崇尚法治,维护公正】
某中学开展“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主题探究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自由与法治】2022年5月19日上午,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公益诉讼起诉人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诉被告张某利用境外网络侵害著名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名誉、荣誉一案公开开庭审理,当庭宣判被告张某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在国家级新闻媒体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1)看了上述案例,有同学感言:“自由是珍贵的,也是有限制的,无限制的自由只能产生混乱。当人类依据法治自觉止步于自由的边界,彰显的是理性的力量”。请谈谈你对自由与法治关系的认识。

【正义的守护】2023年3月7日下午3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向大会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五年,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推动人民法院工作实现新变革新发展。


(2)人民法院在审结案件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平等的追求】平等是珍贵的,但绝对的平等是不可能的。当人类通过法治把“同等对待”与“差别对待”统一起来,将一份深挚的关爱给予社会中的特殊群体,闪耀的是文明的光辉。


(3)作为新时代的公民,如何参与践行平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