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分析说明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0

2023年5月29日,随着“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名单的公布,36岁的桂海潮出现在了公众的视野里。

材料一   桂海潮从小就对航空航天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一本书中看到“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故事后,内心崇拜不已。读高二的时候,当他从校园广播里听到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飞上太空的消息后,他开始对太空充满向往,投身航空航天事业的理想在他心中逐步确立。高考填报志愿时,毫不犹豫在第一志愿填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材料二   大学四年,怀揣航天梦想的他每天都充满干劲。他每天总是第一个到实验室,最晚离开。2020年,他从2500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4名预备载荷专家之一,也是唯一一位来自高校的载荷专家。为了能成功在太空科研,他接受了最严苛的体能和技能训练:8倍重力加速度、72小时睡眠剥夺,野外生存……两年多的时间,8大类、200余项科目,他都扛了下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航天梦”对桂海潮起了怎样的作用?
(2)阅读材料二中桂海潮追梦、圆梦的事迹,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23-24七年级上·江西南昌·期中
知识点:梦想的意义努力的含义努力的基本要求航空航天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初一年级开展“少年有梦”的故事会,以下是同学们的分享。

202310月,随着神舟十六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中国第一个非军人航天员、中国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中国史上最年轻航天员桂海潮胜利归来,让我们回顾他的圆梦之旅……

20031015日,17岁的桂海潮在电视上看到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探路太空,他在心底种下一个梦想:“希望有一天,我也能飞上太空!18岁时他以县城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上大学后的桂海潮非常勤奋,留学期间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成为航天领域的顶尖专家。20179月,桂海潮成为北航宇航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86月,桂海潮看到了中科院发布“空间站载荷专家选拔工作通知”。

激动不已的他第一时间报了名。经过层层选拔,他脱颖而出成为一名预备航天员,并开启了连空军飞行员都难以承受的航天员专业训练,如72小时睡眠剥夺实验、GNC手动运动控制练习、野外生存训练……两年内经受了8大类、200余项科目的严格训练和考核,终于成为了中国第一个非军人航天员、中国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中国史上最年轻航天员。


习近平总书记说:“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少年成就梦想的时代。”结合桂海潮的圆梦之旅,谈谈你的理解。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