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分析说明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53
下姜村,近20年来实现了从“温饱梦”到“小康梦”再到“共富梦”,让我们探寻下姜村的共富密码。
[山乡巨变]浙江省淳安县下姜村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六任省委书记基层工作联系点,下姜村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实现了从过去的土墙房、烧木炭、半年粮、有女莫嫁下姜郎穷山村,变身农旅融合的绿富美。到2021年,下姜村常住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6959元,是20012154元的21.8倍,村集体经济从2001年的0.86万元增长到2021年的151.33·万元。[共建共治]下姜村村委会为实现村民自治金覆盖建立每周村务联席会议,每月支部主题党日商议和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制设置民情征求意见箱,引导群众有序参与乡村治理,构建建言服务、监督、评议等全链条民主管理体系。[共富示范]下姜村积极开展农业+”,通过数字赋能打造现代智慧农业示范区;利用特色民俗文化依托红色旅游资源打造乡村旅游产业;创立"大下姜"品牌标识,使农产品销路更广,收入更高……脱贫致富的下姜村辐射带动周边24个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1)【山乡巨变】体现了党和政府积极兑现对人民的哪一庄严承诺?并说说划线部分揭示的道理。
(2)【共建共治】体现了哪一民主制度?从参与民主生活的角度,分析下姜村构建“全链条民主管理体系”的合理性。
(3)下姜村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和可复制的乡村振兴之路,结合【共富示范】说说下姜村为周边地区实现“共富”提供了哪些示范。
23-24九年级上·浙江金华·阶段练习
知识点: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文化自信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访·美丽乡村】

2023年10月,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公布2023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浙江下姜村成为获此殊荣的中国乡村之一。让我们一起来寻访下姜村成功的密码。

【党建引领】

二十年间,以党建促发展,在党员的带头示范下,该村迈出振兴的脚步,人均年收入从2002年的2755元跃升到2022年的48818元,实现了从“脏乱差”到“绿富美”的华丽转身。2022年姜丽娟高票当选该村党总支书记,百姓们更是期待其带领村子走出更好更新的发展路子。

【共建共治】

下姜村村委会为实现村民自治全覆盖,建立每周村务联席会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制度,设置民情征求意见箱,引导群众有序参与乡村治理,构建建言、服务、监督、评议等全链条民主管理体系。

【共富示范】

红色是下姜村的名片之一,当地充分挖掘红色文化,高标准推进新时代党性教育基地品牌,让红色主题更添光彩;同时,该村利用当地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生态资源、人文景观等有利条件,发展乡村旅游、餐饮、民宿服务,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并带动了周边乡村的发展。

(1)下姜村的事例体现了党和国家的哪一发展思想?从【党建引领】中,我们感受到了下姜村成功的密码有哪些?
(2)【共建共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哪一形式?运用所学知识,从“参与民主生活”的角度,分析该村构建“全链条民主管理体系”有何意义?
(3)【共富示范】体现了国家层面哪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从中归纳下姜村为其他乡村发展带来的可借鉴经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校九年(2)班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举行“告别2021,开启2022”主题活动:用关键词回顾2021,用关键词解锁时代动向。以下是同学们收集的部分关键词,请你分析。


关键词一:乡村振兴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大水口村地处闽浙赣交界处,交通便利,生态环境优越,自然环境得天独厚。近年来,村党支部因地制宜,抓住机遇,推动乡村振兴。

资料链接

产业乡村

大水口村创新发展模式,打造乡村旅游网红品牌。同时,发展绿色高效农业,引导村民种植林下经济作物,发展林下养殖项目。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5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6351元,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金牌旅游村。

民主乡村

大水口村党支部、村委会通畅村民议事渠道,全面推进村务公开,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被评为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

美丽乡村

大水口村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打造以山林养生环境为依托,兼有生态景区、度假酒店、乡村民宿、创意田园功能等为一体的综合型乡村旅游度假区,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


(1)结合资料链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大水口村推动乡村振兴的意义。
关键词二:双碳

2021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再次强调:“中国共产党将履行大国大党责任,为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新贡献。中国将为履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承诺付出极其艰巨的努力,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两者共同构成贯穿碳达峰、碳中和两个阶段的顶层设计。


(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担当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中作出的贡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