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分析说明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岁的肖某因在歌舞厅起哄、打闹,被公安机关拘留10天,罚款500元。

材料二   中学生刘某放学路上检到一部价值1000元的手机,拒绝归还失主。

材料三   某县八年级学生阿斌等三人,因父母工作忙,疏于管教,平时在学校不认真学习,常与社会上的闲散青年交往,沉迷网络游戏。为了获得上网的费用,他们在学校附近多次对学生和路过的行人持刀抢劫。该县人民法院依法分别判处三人有期徒刑二年零三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20000元。


(1)材料一、二所反映的违法行为分别是何种违法行为?
(2)材料三所反映的违法行为是何种违法行为?它与材料一、二中反映的违法行为有哪些不同之处?
(3)从自身角度思考,导致材料三中阿斌等三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因素有哪些?
(4)作为法治社会的合格中学生,我们应从三则材料中吸取哪些教训?
22-23八年级上·湖南邵阳·期中
知识点: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区别与联系犯罪的定义和基本特征预防犯罪的要求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