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分析说明题 较易0.85 引用1 组卷30

2022年6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1)》。

【管理升级控网络】

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腾讯禁止12周岁及以下未成年人在游戏内消费、对55周岁以上实名用户的夜间游戏登录进行人脸识别。
(1)请运用所学知识,说说我们应怎样合理利用网络?

【修订刑法惩犯罪】

近年来,低年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事件不时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2022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增加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修订刑法的必要性。
(3)刑事责任年龄的调整带给我们未成年人哪些思考?
22-23八年级上·江苏镇江·期中
知识点: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传播网络正能量的要求积极改进规则刑法的含义和功能犯罪的定义和基本特征预防犯罪的要求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法治园地,伴我成长】

材料一   2020年10月,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要求未成年人以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并登录网络游戏,并对未成年人设置时间管理、权限管理和消费管理等功能;还明确规定,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


材料二   2020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做了调整,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材料三   2020年12月,教育部公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规定,像学生有吸烟饮酒、扰乱教育教学秩序、实施有害自身或他人身心健康等行为的,可以实施教育惩戒。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影响。

材料四   小明的妈妈收到了学校班主任老师发来的一条信息,要求学生不准带手机进课堂。当妈妈告诉小明这一消息的时候,小明大声对妈妈怒吼道:“手机是我的私人物品,我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我想带到哪里都可以。而且我们未成年人享有特权。”


2)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请你评析小明的言行。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