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分析说明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32
阅读材料,请运用法律知识回答问题。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麦克风、传声筒。互联网在给予网民开放自由的同时,也引发我们冷静理智的思考。

【事件回顺】网络暴力是指在网络上对他人肆意谩骂侮辱、造谣诽谤、侵犯隐私等行为,造成他人精神或身体上的伤害。

2023年5月23日,湖北武汉一小学生在校内被撞倒并二次碾压身亡,引发广泛关注。6月2日,死者母亲疑似遭遇网暴后跳楼自杀,事件再度成为网民关注焦点。

事件发生后,成都公安接到举报并查实齐某剑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通过其使用的抖音账号在死者母亲贴文下曾多次发布“小孩妈妈哭得伤心都是演戏,一共赔偿了260万足够他们一家人过上好日子,还想怎样”等不当言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面对网民的愤怒,该人删除其抖音账号主页所有贴文并发文称:“自己的抖音想怎么就怎么,关你屁事”。

面对成都公安的核查,齐某剑对编造传播网络谣言供认不讳。公安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对齐某剑处以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其造谣网络账号被关停。

【清朗行动】网络暴力是一种社会问题,也是一种法律问题。我国《刑法》《民法典》《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都对网络暴力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禁止。其涉及民事侵权责任或行政处罚的,甚至可能构成诽谤、侮辱、寻衅滋事、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等刑事犯罪。日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释放出依法严惩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活动的强烈信号。只有高悬法治利剑,让网络暴力侵害人付出代价,让受害人得到充分法律救济,网络环境才能不断净化。同时,这也提醒广大网民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遏制网络暴力,共同营造一个使康、清朗的网络环境。

(1)回顾事件,请你运用崇尚法治精神的相关知识,分析齐某剑的行为及结果。
(2)从材料“清朗行动”中,你认识到要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需要做怎样的努力?
23-24九年级上·重庆南岸·开学考试
知识点:法治与自由的关系个人守护正义司法维护正义厉行法治的要求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网络生活,法治护航。互联网影响和塑造着青少年,青少年也影响和塑造着互联网。全社会要为青少年营造绿色上网良好氛围,撑起网络清朗蓝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校八(1)班的班干部们正在开会讨论有关如何开展“不按键伤人,做合格网民”的主题班会。

社会背景   当前社会存在的不良现象——网络暴力。“网暴”是指借助互联网这一载体,对受害者进行谩骂、抨击、侮辱、诽谤等,并对当事人正常生活造成威胁或某种不良影响的行为。

相关法律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可处十日以下治安拘留,五百元以下罚款。《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

   班长小方   这堂普法的主题班会课需要涉及哪些内容,大家谈谈自己的想法。

   小睿   我觉得我们还要学习宪法,毕竟以上相关法律中的这些条文,与我国宪法的原则密不可分,而且,宪法地位特殊,普法活动不能忽视对宪法的学习。

   晓阳   有些网络使用者的心态是:网络有隐蔽性,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言论自由。班会上,我们要纠正这一误区。

   小艺   我们要普及一些遇到网暴该怎么办的方法,比如怎么搜集被网暴的证据,需要找哪些相关部门进行维权等,毕竟大家的维权意识增强,维权能力提高,也有助于网络环境的清朗。

(1)联系社会背景,分析“网暴”者侵犯了公民的哪一基本权利?关注相关法律,判断“网暴”者没有履行哪一基本义务?写出小睿所指的宪法原则,并指出宪法地位特殊的寓意。
(2)根据晓阳的建议,请从正确行使权利角度,帮助某些网络使用者纠正误区。
(3)结合小艺的发言,阐述我们该如何守护正义助力改善网络环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2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三十四批指导性案例发布。

其中,检例第137号:郎某偷拍被害人谷某取快递时的视频,与何某分别假扮快递员和谷某,捏造谷某结识快递员并多次发生不正当性关系的微信聊天记录发布到网络上。该视频和微信聊天记录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引发大量低俗、侮辱性评论,严重影响了谷某的正常工作、生活,严重扰乱了公共秩序。检察机关准确把握网络诽谤犯罪“严重危害社会秩序”自诉转公诉的认定条件,坚持能动履职,推动案件从自诉转为适用公诉程序追诉,予以立案侦查追诉犯罪,有效保护被害人合法权益,维护网络空间秩序。

材料二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17月发布的《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

材料三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强调:“对侵犯个人信息、煽动网络暴力侮辱诽谤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强调:“从严追诉网络诽谤、侮辱、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严重危害社会秩序、侵犯公民权利犯罪”。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网络暴力的危害。

20223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再次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禁止向未成年人发送含有危害或者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信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形象等网络欺凌行为。


(2)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写三条建议,为整顿网络暴力建言献策。
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要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案件回放】

2024310日,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初一学生王某某被杀害。311日,涉案的张某某、李某、马某某3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作案时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被公安机关全部抓获。321 日,邯郸市肥乡区公安局对涉嫌故意杀人罪的张某某、李某及马某某提请检察机关核准追诉。48日,经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张某某、李某及马某某核准追诉。接下来,法院将在人民检察院提起追诉之后,对此案进行审理。

(1)该案例中,张某某、李某、马某某3名未成年人会被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犯罪,是因为他们的行为:
【论点交锋】

杀害同学王某某的犯罪嫌疑人张某某、李某及马某某被抓获后,多数人强烈要求在司法机关严惩三名未成年的犯罪嫌疑人,让法院判处其死刑。也有少数人认为三名犯罪嫌疑人属于未成年人,不应承担刑责。对两种不同的群众舆论,某班同学纷纷发表看法:

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运用你的理性和所学知识,对上述同学们的看法进行综合评价。   

【警钟长鸣】

三名未成年的犯罪嫌疑人杀害同学事件发生后,校园欺凌再次引起关注。校园欺凌事件中,欺凌他人构成犯罪的未成年人往往是受到网络暴力游戏的影响,一言不合就拳脚相加,甚至只是因为看人不顺眼就殴打他人。有的是为了索要钱财充值游戏卡或购买香烟。而被欺凌的未成年人忍气吞声,旁观者视而不见,使得欺凌者更加嚣张。有的犯罪未成年人在不良朋友的带领下参与欺凌。还有些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是因为过去自己长期遭受欺凌,忍无可忍,走上了以暴制暴的犯罪道路。

(3)根据材料,运用“做守法公民”的相关知识,写出能有效避免类似校园欺凌悲剧重演的对应建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