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探究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8

为了解法治中国建设进程,某校八(1)班组织开展了一次“明德崇法笃行致知”的法治主题班会,让我们一起参与,共同探究。


【数说法律】

党的十九大以来,“天网行动”共追回外逃人员6900人,其中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1962人,追回赃款327.86亿元。查处重大地下钱庄案件5800多起,有效阻遏赃款外流。截至2022年9月“百名红通人员”已有61人归案。


(1)从这些数据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以案说法】

“我是小法官”审判活动正在进行中,请你参与其中。

案例

相关链接

小云的邻居因去疫情高风险区,回家后按当地疫情防控部门及社区要求,居家自我隔离14天,但小云发现该邻居并没有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经常陪同家人去菜市场买菜。小云决定检举揭发。

对拒绝或者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病人、疑似病人,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2)结合所学知识及相关链接对该案例进行评析。
【守法公民】

增强青少年的法治观念,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平安中国建设的一项源头性、基础性工作,关系亿万家庭的幸福安宁、社会和谐和国家长治久安。


(3)请你完成倡议书的内容。

倡议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在现实中需要全社会共筑社会防线,青少年自身也要有所防范。为此我们青少年需要:______

22-23八年级上·江西景德镇·期末
知识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法律的特征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预防犯罪的要求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意义和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某中学八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以“与法同行,做守法公民”为主题的探究活动。收集资料如下,请你参与。
【善用法律】

小敏通过某一直播带货平台买了一盒化妆品,结果使用后皮肤过敏。找商家退货退款,但被商家拒绝。

(1)请你告诉小敏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维权?
【案例解读】

小黄,男,17岁,高中生,经常和社会青年玩。一天,小黄结识社会青年小曾。小曾提议去偷摩托车,小黄答应了。当天晚上,小黄和小曾一起偷了两辆摩托车。经鉴定,两辆摩托车共计3280元。后小黄因该行为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元。小曾也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小黄和小曾的行为属于哪类违法行为?请你写出判断依据。
【知法守法】

增强青少年的法治观念,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平安中国建设的一项源头性、基础性工作,关系亿万家庭的幸福安宁、社会和谐和国家长治久安。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刑事责任年龄相关规定作出调整,其中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为增强青少年的法治观念,小洪写了一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倡议书,请你帮他完成。

倡议书

事前的预防,永远好过事后的惩治。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在现实中需要全社会共筑防线,青少年自身更要有所防范。为此,我们青少年需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倡议人:小洪

20211020

防控疫情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广大群众要主动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做好防疫工作。以下是小智查询的三则新闻:

新闻一   2022年8月12日,仙游县枫亭镇李某青从疫情中高风险地区西藏日喀则市返回枫亭镇家中,未在第一时间向所在村居做好行程报备工作,并擅自外出,造成疫情传播风险。在接受流调过程中,不如实提供外出情况,影响疫情防控工作及时开展。仙游县公安局决定对其处以行政拘留7天。

新闻二   2022年9月8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新城区分局发布警情通报:刘某自国内高风险地区返回呼和浩特市,刻意逃避疫情防控检查,未按规定进行核酸检测,未及时向社区报备,后本人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并致多人感染,大量人员被隔离。刘某行为已涉嫌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其立案调查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新闻三   厦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通告:故意隐瞒重点地区旅行史、与患者或疑似患者接触史;逃避或拒绝接受检疫、隔离或治疗……造成严重后果,或者经行政机关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拒不履行的,列入失信黑名单或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1)依据上述材料,填写恰当的答案。
新闻人物违法行为的类别承担的法律责任新闻人物的行为共同特征(从法律角度分析)
李某青行政拘留7天
刘某刑事强制措施

(2)从新闻一、二的案例中,对青少年远离违法犯罪行为有哪些警示?
(3)为了避免出现新闻三中的行为,某校计划组织校园宣传活动,请你完成一份《诚实守信从我做起》宣传提纲。
【树立法治意识   做守法的公民】
学习了《做守法的公民》一课后,某校八年级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案例和探究问题,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任务。
★交流讨论

围绕老师布置的探究主题,同学分享了自己收集的时政案例。



(1)依据三名同学探讨的内容,请你猜测老师布置的学习主题是什么?说说案例中的行为分别属于什么行为。
★以案说法
案例法律链接
丁某因为在家无聊,接连将砖头、铁制砝码、灭火器从18楼扔下,把人行道上公交车站的顶棚砸穿一个直径30厘米的洞,并造成路人李某受伤。刑法修正案(十一)第二百九十一条规定: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2)如果你是法官,基于以上案例,李某提起诉讼后,你认为判决结果可能是怎样的?
★社会调查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某班就未成年人犯罪中存在的不良行为类型及比例,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社会调查:

注:未成年人犯罪大多数都遵循这样的轨迹: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

(3)结合社会调查结果,分析未成年人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
(4)结合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将以下倡议书填写完整。(要求:紧扣题意,不得出现个人真实信息)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青少年要增强法治观念,预防违法犯罪。特此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①我们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们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倡议人:×××

×年×月×日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