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分析说明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63
法律保障服务生活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法律保障人民的美好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案例:张姐的烦心事】
最近张姐遇到了一件烦心事。新搬来的邻居小王为孩子添置了一架钢琴,为感受音乐的起伏和情感的变化,孩子弹钢琴的时候必须把声音放出来。于是,每到晚上和周末,张姐就感受到小王家钢琴乐曲的“澎湃”,这令张姐无法入眠,也打扰了她原本平静的生活……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八条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九条本法所称社会生活噪声,是指人为活动产生的除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交通运输噪声之外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第三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举报造成噪声污染的行为。
第八十七条违反本法规定,产生社会生活噪声,经劝阻、调解和处理未能制止,持续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或者有其他扰乱公共秩序、妨害社会管理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1)请为张姐提出两种方法,帮助她维护权利,解决烦心事。

张姐找到小王,但小王态度恶劣,难以沟通。随后,张姐要求其停止侵害,否则就要找相关部门维权。小王却说:“弹钢琴是我的权利,没人管得了,这点小事也不算什么……”


(2)请你根据所学知识,从法律角度分析小王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小王的言行受到邻居们的一致谴责,在相关部门和物业的教育下,小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一方面是孩子要弹琴,一方面是邻居张姐要休息,小王犯了难。


(3)请为小王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主意,帮他解决这个难题。
2023·山东青岛·二模
知识点:公民行使权利的界限公民维护权利的途径和方式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与青春共舞,与法治同行。某校正在开展“法治少年青春远航”法治教育活动。请你阅读下列材料,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回答问题。
【邻里有风波】

李先生非常重视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在孩子的教育上主张劳逸结合,但最近却遇到了烦心事儿。李先生的儿子上初一,临近期末,除了复习备考,每天中午也需要充足的休息,却因为邻居装修声音过大,吵得无法睡觉。李先生多次找邻居王某理论,而邻居王某则认为什么时候装修是自己的事别人管不着。见理论无效,李先生气急之下便安装了震楼器,给周围住户也带来了困扰。警察到场调解……


【法治放光芒】

在日常生活中,噪音扰民现象屡见不鲜,为此全国人大开展立法调研,积极回应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切。2022年6月5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为噪声污染治理提供新招实招,还静于民。该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声环境的义务,同时依法享有获取声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噪声污染防治的权利。违反该法规定,产生社会生活噪声,经劝阻、调解和处理未能制止,持续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或者有其他扰乱公共秩序、妨害社会管理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对于“邻里有风波”,如果你是警察,你会如何进行调解?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要描述。
(2)结合“法治放光芒”的内容,谈谈我国在推进法治建设进程中有哪些亮点?
书写奋斗

【错误纠正】120218月,陕西省印发《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在减环节方面,将企业开办就业登记、用工备案和参保登记3个事项合并为用工参保登记“一件事”;对建设工程,探索将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证合并办理。

■增便利方面,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加强以信用为基础的差异化监管;推动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文本应用,开展“跨地区办理”,提高办事体验。


……

阅读完上述内容,小秦得出如下观点:

①我省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

②我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府宗旨。

③我省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1)请你指出上面观点中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析法明理】20211224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表决通过,于202265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第十二条对在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第八十七条违反本法规定,产生社会生活噪声,经劝阻、调解和处理未能制止,持续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或者有其他扰乱公共秩序妨害社会管理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小秦提出了以下问题,请你回答:
(2)对在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将产生怎样的社会效应?
(3)根据该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说说我们在履行义务时应注意些什么?

【释疑解惑】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人对于老年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202111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发布。提出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对此,小善产生了疑问:如何让老年生活更丰富多彩将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落到实处?

为此,她查阅了相关资料:一些小区周边老年活动场所欠缺,闲置场所未合理利用;老年大学管理和规范亟待加强,老年人在社会中发挥余热仍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现在的老年群体也在变化,过去传统的治安巡逻、社区维护等工作,可能已经无法吸引现在的老年人参与。


(4)请你结合资料,回答小善的疑问。
【瞩目祖国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自信的中国劈波斩浪,行稳致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我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突出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我国创新指数升至全球第11位。中国高铁、第三代核电、载人航天、北斗导航等大国重器成为国家新名片,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通信、智能驾驶等新技术开发应用走在全球前列。

※人大“开门立法”,政府“开门问策”,越来越多的群众意见转化为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小院议事厅”“协商议事室”……老百姓畅所欲言,推动公共事务管理。

※共建“一带一路”,不断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中国与各国携手谱写和平发展新篇章。


(1)自信的中国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请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自202265日起施行,积极回应民生关切,以法治力量守护公众“安静权”。

法律条文摘录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举报造成噪声污染的行为。

在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或者开展娱乐、健身等活动,应当遵守公共场所管理者有关活动区域、时段、音量等规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噪声污染。

家庭及其成员应当培养形成减少噪声产生的良好习惯,互谅互让解决噪声纠纷,共同维护声环境质量。

违反本法规定,产生社会生活噪声,经劝阻、调解和处理未能制止,持续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或者有其他扰乱公共秩序、妨害社会管理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2)请你结合上述材料,拟定一个法治宣讲提纲。
(3)小明:噪声污染防治法护你我“静”好,比宪法更重要。小华:这会限制公民的自由吗?
请你针对其中一个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