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分析说明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5

【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材料一   规则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中华传统规则。 然而现实生活中不讲道德、藐视法律,缺乏规则意识,不遵守规则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有所畏惧则不敢放肆;无所畏惧则任性纵欲。我们在生活中一言一行都要恪守规则底线,讲道德,守法律,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材料二   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一个社会问题,有学者将未成年人犯罪与环境污染、贩毒吸毒并列为世界三大公害。近几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已严重地影响着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的安定,牵动着千家万户,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你对“规则底线”的理解。
(2)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并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出合理化建议。
22-23八年级上·重庆綦江·期末
知识点:对未成年人实行特殊保护的原因自由和社会规则的关系自觉遵守规则坚定维护规则积极改进规则预防犯罪的要求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守护青春预防欺凌】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其属性由校园事故转化为社会问题。某校九年级开展了“守护青春·向校园欺凌说不”的普法主题活动。请你阅读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寻根溯源】多名法官和老师认为,破解校园欺凌面临四大困境。一是法律界定“空”。当前我国针对青少年保护的法律都未明确界定校园欺凌。二是法制观念“薄”。一方面,有些欺凌者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构成欺凌,或是内心清楚但不以为然;另一方面,受欺凌者在遭受欺凌时通常不知如何处理。三是教师惩戒“困”。学校或疏于管理,或没有惩处的标准,进而陷入惩戒之困。四是家庭教育“缺”。家长往往忙于工作,疏于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关预防校园欺凌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法治脚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从72条扩充到132条,鼓励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再做“沉默的羔羊”;强化学校“防线”,向校园欺凌说不。新修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由57条调整为68条,对不良行为由“预防”改为“干预”,突出“预防为主、提前干预”;要求学校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制度。针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低龄化上升趋势的问题,新修订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将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从14岁下调至12岁。

(1)请你结合“寻根溯源”和所学知识,为预防校园欺凌献计献策。
(2)结合两则材料,运用法治要求的相关知识,说明修订相关法律的理由。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